看得懂 vs 看不懂(上)
106年10月3日,我在臉書上看到伊甸基隆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有關機構評鑑的消息:每三年一次的機構評鑑,對我們服務團隊是一個嚴格的考驗,能讓委員看到我們服務的用心與努力,實在是一項非常激勵的喜悅與肯定……,更加深我們服 […]
106年10月3日,我在臉書上看到伊甸基隆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有關機構評鑑的消息:每三年一次的機構評鑑,對我們服務團隊是一個嚴格的考驗,能讓委員看到我們服務的用心與努力,實在是一項非常激勵的喜悅與肯定……,更加深我們服 […]
我知道大多數人會藉著請教、諮詢、閱讀等等方式,來向其他人(長輩、老師、專家、作者,甚至是sea food、上人、教主……)尋求解答或指引。結果如何呢?可能第一次就做出錯誤選擇,也可能第一次矇對了,不過下一次就錯了……。原
格蘭特教授對畢業生的演講內容,繼續談到第三個美德「堅毅」,或「永不放棄」,它出現在四成以上的畢典演說裡。堅持,是成功和幸福的必要條件之一。JK羅琳的小說曾多次被出版社退稿,藍儂和麥卡尼曾被樂評家揶揄「吉他樂團已經不流行了
格蘭特教授對畢業生的演講內容,繼續談到第二個高人氣美德「真實」,意思是忠於自己,有超過一半的畢典演說以它為主題。做人當然要真誠,我絕不鼓勵你欺騙自己。他說:「念研究所時,有個教書的朋友請我代班上課,我向來很怕公開演講,但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違反理性 vs 超越理性」,內容是告訴大家,許多網友聽過福音不過卻拒絕接受,原因是基督信仰是「超越理性」的,所以人們在理性的思考範疇下,不願意(不容易)接受,正如以賽亞書55:8-9所說:【耶和華說:
聰明的網友可能已經想到,隨著年紀的增長,其實我們每一個成年人所遇到的難題,越來越多的題型是:「面對兩件看起來都是「對的、好的」事情,一個人該如何做抉擇?」 這是個有點深奧的議題,請容我用圖示來說明。一個剛出生的嬰孩,就像
106年10月份某一天,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報導,標題是「永不放棄是很爛的人生建言」,吸引了我的注意,作者是吳怡靜,出處是天下雜誌624期,以下是摘要: 華頓商學院明星教授格蘭特被譽為「正向心理學明日之星」,今年五月,猶他
106年10月12日,水果日報刊出「江振誠退還米其林2星」:被譽為台灣之光、首位開設餐廳獲米其林星等認證的名廚江振誠,前天投下震撼彈,在他位於新加坡的餐廳Restaurant ANDRÉ官網宣布,明年2月停止營業,且聲明
106年9月20日在網路上,我看到一篇報導:有57萬臉書粉絲的網紅律師呂秋遠遭《壹週刊》跟拍踢爆近日分別與一名長相清秀的「文青女」、打扮時髦的「潮女」親密互動,疑似劈腿,還指呂與文青女「二週內就甜蜜夜會七次,其中六次還一
106年9月27日,我在臉書上面看到高中同學H君讀到某一位世界知名宗教領袖的觀想內容:「要轉化你的內心,在一大早時許下承諾:『今天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絕對不會讓自己有生氣、嫉妒、怨恨等情緒……。』」隨後H君PO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