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太多 vs 菜太鹹(下)
因為就人性來看,當我們自己聽到別人【是就說是…】,也就是將我們已經做到的成績、已經做出的努力(等同於優點)給說出來,我們的心裡會是愉快的、接受的、被同理的,接下來我們的耳朵就容易打開,會願意聽聽看對方接下來要說些什麼? […]
因為就人性來看,當我們自己聽到別人【是就說是…】,也就是將我們已經做到的成績、已經做出的努力(等同於優點)給說出來,我們的心裡會是愉快的、接受的、被同理的,接下來我們的耳朵就容易打開,會願意聽聽看對方接下來要說些什麼? […]
經過前一次的協談,我已經看懂H君長期生病、多次動手術,兒子、媳婦從未表達問候、關心、探望……,這都是「冰山的一角」,而「冰山的主體」則是H君在養育兒子們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違反了聖經的教導,導致雙方關係疏離。首先是,H君因
108年12月中旬在「快樂門診」中,案主是一位接近90歲的H君,在太太的陪同下,第二次來協談。H君第一次就診時,手上拿了一封轉介信,內容是:「我是某某小兒科醫師,因為曾經在IC之音聽您說目前在竹北有開設『快樂門診』、可以
適當的壓力對人的發展是好的,但毒性壓力並不會。許多研究都指出創傷環境下的毒性壓力對於孩子大腦造成負面影響,進而導致一些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譬如說,因為長期處於警戒狀態下、讓大腦杏仁核過度活化,孩子可能會將「不是威脅」的訊
協談結束前,我除了約定下一次協談時間,接著一面為L君母子禱告,一面想到網路上的一則文章:「是壞孩子,還是受了傷的孩子?—-從美國『創傷知情學校』談起」,內容摘要是: 在美國加州,有一群老師正在接受關於兒童創傷
媽媽L君表示,兒子從讀幼稚園,就容易跟人衝突。剛開始是一位固定對象,對方很愛玩、兩人經常鬥嘴,進而打架。 國小時成績中上,兒子曾經因為小事而做出誇張的反應(例如被同學從背後抱住,他嚇得大叫……),逐漸地同學刻意跟他疏離,
當我重新讀過「! vs ?」,我發現裡面的原理一樣適用於面對疑似過動兒的案例。也就是說,在面對疑似過動兒的案例時,老師可以直接將「!」貼在孩子頭上,認定孩子就是「故意把佈告欄撕毀拿椅子砸同學、一直把笛子吹出聲音搞叛逆、故
到底,台灣目前有多少正在服藥的注意力不足過動兒?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人類社會結構與集體氛圍是否會影響對該疾病的診斷?過動兒越來越多,是因為診斷技術的純熟,還是因為現在的教育環境,無法容忍越趨多元的孩子樣貌? 醫療強調的
108年12月中旬,案主L君帶著讀國二的兒子Y君來看診,原因是學校老師要求L君一定要帶兒子去看醫師,目的是鑑定兒子是否罹患「過動症」。就我記憶所及,這是快樂門診第三次有媽媽帶著未成年的兒子來協談。 第一次是兒子被懷疑罹患
108年12月上旬在快樂門診中,身為職業婦女的U君再次跟我提到「工作」的議題。我記起幾個月前U君剛開始來諮商時,就講過先生不喜歡她在先生面前,經常提到她的工作。剛開始,我只是隨手記錄下來,不覺得它很重要,因為當時看的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