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喜不報憂 3.0版(上)
109年元月下旬在春節假期中,我讀到一篇高中同班同學(在某大學擔任教授)W君分享的一篇紐約時報中文網的文章「病毒危機暴露中國政治體制深層缺陷」,內容提到「中國的政治體制可能妨礙了國家應對冠狀病毒爆發的能力,這種可能性在最 […]
109年元月下旬在春節假期中,我讀到一篇高中同班同學(在某大學擔任教授)W君分享的一篇紐約時報中文網的文章「病毒危機暴露中國政治體制深層缺陷」,內容提到「中國的政治體制可能妨礙了國家應對冠狀病毒爆發的能力,這種可能性在最 […]
在接下來的協談中,我教導H君,「人」的能力包括「感性」及「理性」(就像人有兩條腿),分別可以處理「心情」和「事情」。H君過去只重視理性(只處理「事情」),尤其是在面對配偶、家人時,等同考試卷只答了正面、完全忽略背面,結果
109年元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案主H君已經做過多次協談,他的主要問題是「未成年的兒子多次觸法、父子關係緊張、身為父親的他身心俱疲…」。從第一次協談,我就對H君說明聖經雅各書 1:19的教導:【你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
109年元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我接連發現幾位案主,年齡、性別、職業都不同,不過在人際溝通時,卻做出類似的反應。第一位案主是八十多歲的C君,他來求診的主訴是「他自認為對兩個兒子很好,為何他們成家之後,卻對C君很冷漠?最近十
有了以上的基礎,因此當高中生Y君當天走進診間時,我心裡是有譜的,於是我依照原先對Y君媽媽做過的承諾,一開始就對Y君說:「妳曾經跟媽媽表示韋醫師很凶……,我要肯定稱讚妳,因為妳的觀察是非常正確的,韋醫師確實是個很兇的人!
109年元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案主Y君是剛放寒假的高中生,陪同看診的是她的母親P君,而後者是當時在快樂門診的案主。事情的緣起是前次P君協談結束前,特別提到目前讀高中的寶貝女兒讓她很擔心,原因是女兒在學校很有異性緣,許
108年12月中旬,案主L君帶著讀國二的兒子Y君來看診,原因是學校老師要求L君一定要帶兒子去看醫師,目的是鑑定兒子是否罹患「過動症」。媽媽急切地想要知道兒子Y君到底有沒有「過動症」? 我則是不則不徐地按照門診慣例跟她說明
談到這裡,T君突然說出:「常常擔心明天會死掉!」,於是我教她閱讀馬太福音6:25-34 耶穌對門徒的教導:【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你們看那天上的飛
109年元月中旬春節前一週,我收到一則求助訊息「韋醫生您好:我姪女從半年多以前開完刀之後就一直疼痛,始終查不出病因,每天都在流淚,現在讀大三,將近四個月沒有去上課;另外,她弟弟罹患憂鬱症已經兩年多。我每次陪她禱告或靈修,
109年8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某位中年案主C君因為原生家庭的因素,變得「不容易信任別人」(甚至是從來都不信任別人),導致人際關係疏離、沒有任何比較知心或可以交心的朋友,於是經常覺得孤單、不快樂。C君認真地詢問我,他該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