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9月中旬在快樂門診中,案主B君是位人妻,已經協談過多次。我曾經教導她認識一個非常常見、對婚姻具有強大破壞力的習性(觀念),那就是將另一半所做的努力、付出都當成「理所當然」(直接忽略不計),眼裡所看到的全部是對方沒做到的、做得不夠好的……,結果就是彼此指責、互相怨懟,婚姻變得勞苦愁煩。
我告訴B君,要打破上述困境的最佳方法就是實踐聖經在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不管是丈夫還是妻子,要求自己必須先看到對方的「是」(良善的動機、付出的努力…),並且清楚地說出肯定稱讚(是、就說是);接下來,使用提醒的語氣,說出對方的「不是」…
前次協談中,B君很高興地表示「前幾天先生清洗了冷氣機的濾網為了減除異味、用高檔吸塵器吸被子裡的塵蟎,她覺得很高興……」
我立刻問:「那妳有即時地表達心裡的高興、對先生的肯定稱讚嗎?」
B君搖搖頭,於是我提醒她回家後,應該找時間去做。
協談當天,B君表示某一晚,夫妻兩人在看電視,她趁機對先生說出:「你做了……,那樣很棒、我很開心……」
沒想到先生竟回:「我都這麼勤勞、你都這麼懶惰…」
B君立刻不悅地回:「我不是懶惰的人…」
先生:「那你倒是說說看,你整天做了哪些事?」
B君認真地說:「買菜、洗衣服、擦地板、做便當、煮晚餐…」
先生:「做這些事又用不到幾分鐘!」
聽到這裡,我立刻喊停,因為我強烈地感受到案夫是在「借題發揮」,而B君一時沒有察覺,於是跟著被帶風向!
我再次跟B君說明雅各書 1:19:【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以及它所衍生出的冰山圖示。
我表示,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表達方式是「拐彎抹角、凡事不明說、期待對方猜中自己沒說出的需求……」,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不過我們可以管理(改變)自己、經常練習【快快的聽】,就可以看懂「冰山的主體」(問題的根源),而非一直被「冰山的一角」所困住。
因為B君協談過多次,已經認同上述理念,於是我大膽地提出推論,我認為案夫「借題發揮」的真正原因是:「過去對家庭的付出,經常被妻子視為理所當然,很少得到妻子的肯定稱讚……;這樣的鬱悶心情已經累積了許多年,今天好不容易逮到機會,於是當下就借題發揮……」
談到這裡,B君驚訝地說:「我先生確實經常講『我付出很多、每個月都是月光族……』」
經過一番詢問,我得知B君的家庭經濟狀況,先生負擔房租、B君負擔其他支出(B君是兒童才藝老師、自己有收入),兩者的比例大約是6/4。
我告訴B君,既然先生負擔60%,等同於考試有60分,那麼她應該在這件事上肯定、稱讚先生的付出呀!
B君振振有詞地回說:「我有做呀!」
我問:「你什麼時候表達過?」
B君:「結婚後就講過呀!」
我立刻翻了一下筆記,知道B君結婚將近四年,於是再問:「你是講過一次,還是經常講?」
B君想了一下並回:「大約3-4個月講一次吧!」
………….
聽到這裡,我停止說話,心裡想到的畫面是網路上一位圖文作家「八耐舜子」的作品,內容是:婚後多年,妻子突發奇想地對先生說:「我怎麼好久沒有聽到你說『我愛你呢?』」
正在看報紙的先生轉過頭、用平靜的語氣對妻子說:「結婚那天我不是講過了嗎?如果有改變,我再通知你……」
妻子啼笑皆非地問自己:「我應該覺得很感動嗎?」
我跟B君分享上述網路圖文,她可能看過,於是開始意會到自己的盲點。
為了加深B君的理解,我再舉例「如果案主的老闆不是每個月發薪水,而是每3–4個月才發一次,她會覺得如何呢?」
協談至此,B君終於看懂自己過去的言行,並不符合聖經「是、就說是」的教導。
我加碼告訴B君,不管在家庭還是職場,每個人都需要「被讚美、被肯定」,不過在華人社會中,大家早已習慣「有功無賞、打破要賠…」、「別人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不值得一提……」,導致所有人都過的不快樂。
要打破此一困境很簡單,只要當中有一個人,願意按照聖經【是、就說是】(實話實說、就事論事)地將對方的付出、努力公開地說出來,接下來就會引發連鎖反應(例如:A肯定B,B心情變好於是稱讚A跟C、C再肯定D……),結果就是所有人都受到該得的肯定、稱讚,於是大家都過得很快樂。
協談最後,我鼓勵B君,每個月要繳房租前,她就按照【是、就說是】肯定先生負擔房租(的付出與辛勞),同時按照【不是、就說不是】地簡要說明自己負擔了其他拉拉雜雜的支出,後者「不是」先生付的。
如此一來,先生的付出有被妻子肯定;此外,經由B君的說明,先生也會知道妻子也有若干付出……,這就是一次完整的溝通。
先生得知後、會作何回應、會不會也肯定妻子的付出?那就給予尊重,因為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
至於聽了我的建議、B君會不會去做……,這不是我能決定而是B君的自由意志所管轄的,答案就留待下次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