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12月中旬,案主L君帶著讀國二的兒子Y君來看診,原因是學校老師要求L君一定要帶兒子去看醫師,目的是鑑定兒子是否罹患「過動症」。就我記憶所及,這是快樂門診第三次有媽媽帶著未成年的兒子來協談。
第一次是兒子被懷疑罹患「電玩成癮症」,看診結果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大量存在感、家人的了解與陪伴,電玩不過是一種替代品……。
第二次是兒子被懷疑罹患「強迫症」(不斷地洗手…),看診結果是兒子極度擔心罹癌的媽媽可能會死掉、心理壓力破表,不知跟誰講、如何排解,於是出現異常行為。
這一次,身為媽媽的L君急切地想要知道答案,不過當我聽到「過動症」一詞,我心裡立刻亮起一個紅燈,因為我曾經關注此一議題,並寫成文章「! vs ? 2.0版 (可憐的孩童)」,內容摘要如下:
107年9月某一天,我在臉書上看到網友C君分享一篇文章並留言說:「我覺得,老師應該是“沒招”了,老師需要幫忙。」於是我好奇地點開文章,標題是:「不准下課」的懲罰很奇怪ㄟ …不讓小孩下課活動,上課怎麼專心?」作者是李佳燕醫師,內容摘要如下:
我是母親,也是家庭醫師,我在母親與家庭醫師的現場,因為我的小孩,他讓我知道所謂的「過動兒」在我們這樣的教育型態中所受到的遭遇。
當你的孩子被認為是過動兒的時候,請認真檢視是什麼樣的症狀會被認為是過動兒?話很多、坐不住、做白日夢、容易分心、像馬達一樣動個不停、在日常生活中忘東忘西、會缺席逃課、不聽從規定…,這些問題,我的孩子幾乎都落在「總是」那一欄。然而,不只我的孩子有狀況,我的診間裡也有許多孩子有狀況,我今天要分享這些「疑似」過動兒的故事中的一小部分。
有個小孩,他是個讀貴族學校的小孩,常被老師叫去罰站,他站在教室後面把佈告欄撕毀、拿椅子砸同學,連同學家長來了也照砸不誤,老師要父母帶去看兒童精神科。
我問這個孩子,為什麼要砸同學、撕佈告欄,他告訴我:「我每次跟同學起衝突,我們家比較窮,老師都不聽我說,她都聽那些有錢人的小孩說,他爸爸媽媽有錢就來嗆聲喔!」
滿滿的委屈化做不平,不平轉為行動,孩子的憤怒針對老師和家長,我建議孩子轉學,不要讀貴族學校,去讀一般學校,小孩的狀況就好轉了。
還有一個,我叫他「愛吹笛子的小孩」,他只有小學一年級,老師要同學們含著笛子,但不能吹出聲音,這孩子卻一直吹出聲音,老師就說孩子叛逆,將孩子送到訓導處。還有一次,他在上課的時候,突然說聽到了鳥叫聲,所以,老師認為孩子過動加上注意力不足,要媽媽帶孩子去看醫生,而這個孩子告訴我:「因為在家裡不能吹出聲音,在學校也不能吹出聲音,那什麼時候才能吹出聲音?我喜歡動物,喜歡動物不是一件好事嗎?」
這個孩子,我跟他玩了三個小時,我認為他是個需要被了解,而不是個需要服藥的孩子;但是,在老師一再要求下,母親還是帶他至醫院就診,然後服藥治療了!
還有一個是「孤島小孩」,因為與同學發生衝突,老師便將他跟其他同學隔離,下課時間,其他同學要跟他保持一公尺的距離,使孩子遭到同學排擠。媽媽帶著他去看一個「優雅」的名醫,醫生與孩子沒有多少接觸就開藥,並溫柔的對焦慮的母親說:「先吃藥看看再說。」
我認為老師不應該用隔離的方式處理,所以請媽媽到學校跟老師溝通,但老師卻對家長說:「如果你比較瞭解自己的小孩,那你自己帶回去教!」
後來,我建議讓孩子轉學,轉學之後,新老師對家長說:「你的孩子是我的好幫手!」這位新老師懂得善用孩子的特質,能夠看見孩子的好。
事實上,當孩子在學校與同學有磨擦時,老師的處理不應該是孤立孩子,因為這個小孩真正需要的是交朋友,並學習與朋友相處,大人應該要做的是看見他的需要,並提供協助。
還有一個小孩,姑且叫他「聯絡簿小孩」,因為孩子的老師一直寫聯絡簿跟家長「投訴」孩子的行為。孩子只有小學一年級,老師在聯絡簿上寫著:「這幾天一再叮嚀不可下課,要收心,可是配合度低,請家長再督促。」、「下課罰站三節,沒好好站,一直跑出去玩。」、「上課未經同意,跑出教室裝水喝。」、「第四節課一直哭,有情緒方面的問題,建議帶孩子去看兒童心智科,多聽取專家意見。」……不准孩子下課做為懲罰是很奇怪的,因為孩子明明需要下課多活動,上課才有「可能」靜下心來,專心上課。
後來,老師又在聯絡簿寫:「目前與孩子做理性溝通,若上課一味做自己喜歡的事,就無法享有權利。希望彼此在沒有情緒影響中來面對,像大人一樣,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是一個對六歲小孩說的話嗎?對孩子而言,他心裡真正的想法其實是:「為什麼幼稚園可以的,到小學就不行?在小學裡到底什麼才是可以的?為什麼要上小學?罰站是什麼意思?…」。因為老師已經幾乎拒絕與家長溝通,我只好親自到學校找校長談,由校長親自與老師溝通,才緩解老師對孩子的嚴厲處分,而孩子也不再出現情緒與上課的困擾。
有朋友的小孩,因為上課不專心、考試考不好,老師就建議家長帶孩子去看兒童心智科,但是孩子不專心的原因可能很多,也許是上課方式或內容無法引起孩子的興趣,但我們卻將問題全都歸咎在孩子的身上。
這個孩子去看了高雄一間頗負盛名的兒童精神科,結果醫生看了孩子一眼,問了孩子幾個問題,就要家長帶幾張問卷回去填寫,同時叮嚀下回就診,只要帶問卷來即可,孩子不必帶來。家長認真填完問卷,覺得孩子並沒有問卷所提的多數狀況,因此大多填「沒有」。
回診時,醫師看完問卷,仍然開藥要孩子,家長問:「可是我覺得我的孩子與問卷說的情況並不相同,也許他只是愛玩,嫌上課太無聊,為什麼還是要服藥?」醫師回答:「沒關係,我們可以服藥來做診斷啊!如果他服藥後,成績有進步,就是有幫助啊!」
我不解:為什麼是以成績來判斷孩子要不要吃藥?
有老師跟我說,有些家長直接把藥物「寄放」導師處,由導師自行依孩子今日教室的表現,決定要不要餵孩子吃藥。孩子彷彿在集中營或「類白色恐怖」的統治,集體管理、不聽話的孩子就餵藥,使所有孩子馴順一致。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