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不停地抱怨(上)(常見的現象)

分享這篇文章:

107年9月1日,我在臉書上看到以前的同事K醫師的貼文:「當病人一直跟你講一些很瑣碎的身體變化,並不代表他是個很愛抱怨的人,也不代表你一定需要處理每一個小問題。有時只是因為他是個認真的病人,覺得自己有義務向醫療人員報告任何一件大小事。」隨後有許多人留言……

A君:「那總是把病況講的更嚴重的呢?」

K醫師回應:「那需要找出他真正的動機,不過有時很困難,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

B君:「讓醫師不要捨不得開藥啊!」

K醫師回應:「有時是如此,不過有時候是一些其他目的(例如想要做檢查、想要住院、領保險、獲取關心…)」

C君:「也有人的人生只剩下這件事可以說,不停地抱怨身體的小問題,但最重要的往往直接忽視(例如體重過重BMI都破40了),讓我一直很想翻白眼!」

 

我的妻子留言說:「這純粹是認知不同,病人覺得很重要的身體變化在醫師的專業判斷上是瑣碎的資訊(其實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重要不可忽視)。」

K醫師回應:「其實這一篇的重點不是我有沒有耐心,而是不要把每一個病人都當成奧客(雖然奧客是真實存在的);低估對方的敵意,可以讓溝通變得比較順利。」

D君:「其實,我在收件辦報到的時候,病人跟家屬也是有很多話說,像是她要看診、檢查、接小孩…,像是『如果復康巴士訂不到、計程車費要算在你頭上!』說真的,當下我都沒在回應!這應該是所謂的裝聾作啞的境界吧!對了,有時候還測驗一下我跟主治醫師講得一樣嗎?還給我考試勒!」

………………

看過上述內容,我相信它一定是觸動了許多人的內心,才會有熱烈的留言。我想起以前在醫院工作時,也曾經遇過類似的困擾。

101年11月13日星期二早上8點多,我開始每日的查房,當我走到7C31B床時,罹患末期子宮頸癌的48歲C女士對我說:「韋醫師,你最近很忙喔!」

C女士於當年2月被發現罹患末期子宮頸癌,原先想在林口的醫學中心接受治療,不過卻遲遲等不到床位,因此她女兒把她帶到本院就醫。從四月到九月,我為她進行了六次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病況略有改善,原先困擾她的陰道出血消失了。無奈好景不長,10月底時她的病情惡化了,腫瘤侵入膀胱、阻塞了兩側的輸尿管,造成尿毒症,不僅意識混亂而且生命徵象不穩。吾人緊急照會腎臟科醫師,在她的右側鼠蹊部插入了雙腔導管,接著做血液透析。經過五、六次的透析後,C女士的病況暫時脫離險境,意識也大致上恢復了……

當天早上八點三十分,是病房每週一次的安寧個案討論會,一開始我就拿C女士幾分鐘前對我說的話『韋醫師,你最近很忙喔!』來問團隊成員,究竟她是在問什麼?

我看大家都一臉狐疑的表情,於是我說:「我來做個詮釋吧,她問我最近是不是很忙,於是我直接回答說:『是呀,我週一早上要主持癌症中心的會議、接著要查房、下午要看門診;週二早上要主持安寧病房會議、中午要主持全院的多專科癌症跨科際討論會、要看會診、要負責腫瘤科52張床的運作、要帶PGY的學員認識安寧照顧、傍晚還要幫住院醫師上evening round……,真的很忙很忙!!!』請問,這樣的回答會令C女士滿意嗎?認為會的請舉手?」

結果沒有人舉手,於是我再問:「她到底想表達什麼?」

有位護理師小聲地說:「她可能是希望韋醫師能多關心她、多看她幾次吧。」

我大聲地說:「沒錯!我剛剛就是這樣回答C女士,結果是當她的心思被讀出來後,覺得不好意思,立刻叉開話題……。」

這件事讓我學到,實話實說真的很重要,雖然我們的社會上到處都是拐彎抹角、暗地放話、顧左右而言它、冷嘲熱諷、罵人不帶髒字……,但這些說話方式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僅沒有助益,反而會把事情弄得更麻煩、更複雜,所以最好的溝通法則還是聖經在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 的模式……,於是我在查房結束前交代C女士:『有什麼需求請實話實說,否則醫護人員可能聽不懂、會錯意,那問題就得不到解決。』」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