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說文解字(冒險犯難)(下)(聖經的例子)
第三個故事是舊約聖經以斯帖記裡的記載,故事的開始是猶大人末底改的女兒成為亞哈隨魯王的配偶之後,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 【這事以後,亞哈隨魯王抬舉亞甲族哈米大他的兒子哈曼,使他高升,叫他的爵位超過與他同事的一切臣宰。在朝 […]
第三個故事是舊約聖經以斯帖記裡的記載,故事的開始是猶大人末底改的女兒成為亞哈隨魯王的配偶之後,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 【這事以後,亞哈隨魯王抬舉亞甲族哈米大他的兒子哈曼,使他高升,叫他的爵位超過與他同事的一切臣宰。在朝 […]
106年6月份有一則國內新聞:【王文傑、李光濱╱花蓮報導】「真是奇蹟!」上月十三日從南投入山,獨自一人攀「能高哈崙橫斷」路線登山客李明翰,不慎在第八天摔斷雙腿,他忍痛爬上山峰稜線,用傳統2G手機報警求援,救難人員陸空並進
106年9月28日星期四,除了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也是餐廳店休的日子。我目前的習慣是店休當天,因為不用到餐廳去,時間相對充裕,所以我會去傳統市場採買,特別會買一些在我的觀念中,必須趁新鮮時料理,可以最好吃的食材,同時也是
106年6月份某一天吃過員工餐後,沒多久內場領班A大廚突然跟我說他剛剛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要講給我聽,他說:「既然來這個世界,就沒有打算活著回去!」我聽完,笑著說:「這句話說得沒錯,正如聖經在西伯來書9:27說:【按著定
106年6月份某一天在吃過員工餐後的休息時段,我看到新廚師E君匆匆忙忙地走出餐廳,我關心地看了一眼,原來是他的朋友來找他,兩人就在餐廳門口不遠處聊天。過了沒多久,比較資深的D廚師來跟我抱怨說,E君在上班時間自行離開餐廳,
再來是試探的種類,因為每個人的特質各有不同,所以不同的試探(誘惑)對於不同的人而言,其吸引力也各有不同。舉例來說,某些孩子比較注重”吃”,某些則比較注重”玩”,所以前者對於擺在眼前的好吃糖果,很難不立刻吃掉它;後者對於擺
106年6月份某一天在網路上面,看到一篇心理學的文章,標題是「延遲滿足理論 Delaying Gratification 放棄眼前誘惑,追求更長遠的目標」,作者是吳硯文,內容摘要如下:1960年代,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Wa
106年5月份某一天在網路上面,看到一個有趣的標題「決策疲勞Decision Fatigue 經過一連串的抉擇後,你的判斷力就會逐漸失準!」作者是楊修,內容摘要如下: 美國San Diego State Universi
106年5月份某一天在臉書上面看到一則有關心理學的報導(作者:林庭安),標題是:「櫃姐一推銷,不小心就刷卡結帳?不是你腦波弱,而是被心理學操控了!登門檻效應 Foot In The Door Effect」,我覺得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