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退休了!?(上)
108年2月12日,農曆年剛過,也是「快樂門診」第五次運作的日子。當天有位個案C君,年紀與我相仿,跟我進行第三次協談。他在大學時期曾經信主受洗,不過後來很少去教會聚會。大學畢業後,因著他資訊的專業,加上他非常的勤奮,因此 […]
108年2月12日,農曆年剛過,也是「快樂門診」第五次運作的日子。當天有位個案C君,年紀與我相仿,跟我進行第三次協談。他在大學時期曾經信主受洗,不過後來很少去教會聚會。大學畢業後,因著他資訊的專業,加上他非常的勤奮,因此 […]
108年1月8日「快樂門診」開始運作後,我在MOD上面看了一部電影,「尋找快樂的十五種方法」(Hector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內容是心理醫師海特Hector擁有穩定的工作、美麗的
108年1月24日,我在臉書PO出「新說文解字(抱怨)」,內容大意是「人們之所以抱怨,通常是為了與其他的人建立連結,大家如果回想起和朋友吃飯聊天的畫面,話題內容通常從各自的生活過得如何開始,仔細想想好像真的是負面抱怨居多
107年9月8日是我開完白內障後的第四天,我恢復每天到餐廳工作的習慣。吃員工餐前,老闆娘N君照往例帶大家唸兩次「愛的提醒765(每個人都會出錯,出了錯請提醒,不要用盯的)」……。接下來她表示,歡迎我手術後再次回來,並且開
當我繼續思考,我發現「貼心」是一種很微妙的心理狀態。當我們很愛某一個人時,我們可以試著操練雅各書 1:19的教導:【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我們可以藉著”認真地聽、仔細地聽”,知道對方真正的需求為何?
接下來我要問,「被要求主動地猜出別人的心思…」,到底是一件「對的事」,還是「不對的事」呢?關於這個主題,我曾經寫過:「新說文解字(貼心)」一文,我記得有位資深護理師H君曾說:「我們總是喜歡”我雖然沒有說出來、但卻希望對方
隨著一次次的諮詢,輔導員發現優希的思考體系變得跟一般人很不一樣,首先是「存在感」的轉變。一般人會主張自我,確認自己的存在,例如「肚子餓了」、「想睡覺」、「想要那個」……,這些就是自我主張。「母親」是人類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後
107年8月份某一天,我看到一則汽車廣告,裡面有一句話是說:「隨著時間的過去,你有沒有更靠近人生的目標,更像當年你希望自己成為的樣子?」我聯想到一位以前醫院的同事H醫師的貼文:「以前年輕坐車的時候,如果座位旁邊的人太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