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說出「我愛你」(下)
我的疑問在102年3月2日的護理記錄中得到解答:「媳婦表示自己的三個小孩,小時候都是婆婆和公公幫忙帶大的,甚至於在婆婆這次病倒前,她只要一下班回家,就有熱騰騰的飯菜可以吃,所以一直很感恩婆婆。現在看到婆婆變成這樣,心裡很 […]
我的疑問在102年3月2日的護理記錄中得到解答:「媳婦表示自己的三個小孩,小時候都是婆婆和公公幫忙帶大的,甚至於在婆婆這次病倒前,她只要一下班回家,就有熱騰騰的飯菜可以吃,所以一直很感恩婆婆。現在看到婆婆變成這樣,心裡很 […]
109年2月中旬在快樂門診中,年紀剛過半百的H君在初診單上寫下的主訴是「對自己、家人身體(死亡)的恐懼…;幾年前曾因重度憂鬱症住過院,目前持續服藥中…」光從H君的主訴,就可以知道事情並不單純,於是我一貫地按照雅各書 1:
109年2月上旬在快樂門診中,案主Y君是一位長期照顧父母親,導致身心俱疲並且跟被照顧者(母親)關係緊張的年輕職業女性。我一貫地按照雅各書 1:19的教導:【你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我告訴Y君,所有看得見的問題都是「
109年元月下旬在春節假期中,我讀到一篇高中同班同學(在某大學擔任教授)W君分享的一篇紐約時報中文網的文章「病毒危機暴露中國政治體制深層缺陷」,內容提到「中國的政治體制可能妨礙了國家應對冠狀病毒爆發的能力,這種可能性在最
在接下來的協談中,我教導H君,「人」的能力包括「感性」及「理性」(就像人有兩條腿),分別可以處理「心情」和「事情」。H君過去只重視理性(只處理「事情」),尤其是在面對配偶、家人時,等同考試卷只答了正面、完全忽略背面,結果
109年元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案主H君已經做過多次協談,他的主要問題是「未成年的兒子多次觸法、父子關係緊張、身為父親的他身心俱疲…」。從第一次協談,我就對H君說明聖經雅各書 1:19的教導:【你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
108年12月中旬,案主L君帶著讀國二的兒子Y君來看診,原因是學校老師要求L君一定要帶兒子去看醫師,目的是鑑定兒子是否罹患「過動症」。媽媽急切地想要知道兒子Y君到底有沒有「過動症」? 我則是不則不徐地按照門診慣例跟她說明
現在回想起來,上述有關長照問題的訪談內容,我把「溝通」的重點(對象)放在「主要照顧者、間接照顧者之間」,而當天協談中,L君的驚訝表情跟回應內容,讓我想到長照「溝通」的另一重點(對象),其實是在「主要照顧者、被照顧者之間」
聽到我的肯定、稱讚,L君顯得很高興……,於是我詢問她:「母親的改變,包括自己換上厚長褲、還希望L君幫忙多買幾件厚長褲……,妳看在眼裡,心裡覺得如何?」L君回:「如同剛剛跟韋醫師說過的,覺得很開心呀!」我再問:「妳有把你的
109年元月上旬在「快樂門診」中,一位年輕的案主L君表示,前次協談過後,她自己嘗試做出改變,事件的開始是,前一陣子,她母親不知道基於甚麼原因,一直都穿著很單薄的夏天薄棉七分褲(是那種露出小腿、夏天穿非常涼爽、冬天穿一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