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擁有更融洽的親子關係(290)

自由意志 vs 自由(下)

文章寫到這裡,我想到水果日報的一則新聞「一名20多歲翁姓男大生,今年初遊說同學以「無卡分期」方式購買iPhone手機轉售,每支可賺5千元佣金,聲稱幫忙繳貸款,但只繳2、3期就避不見面,受害人被催繳才知受騙。受害人陸續找上 […]

自由意志 vs 自由(下) 繼續閱讀

自由意志 vs 自由(上)

109年3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協談過多次的案主S君表示「讀某高中的兒子經常晚上出門,到了12點,S君會傳簡訊要兒子趕快回家,接下來兒子幾乎每半個鐘頭就傳來訊息、不斷找理由不回家,到了凌晨3-4點,兒子才通知S君他在某一處

自由意志 vs 自由(上) 繼續閱讀

習慣替別人著想!?

109年2月上旬在快樂門診中,案主Y君是一位長期照顧父母親,導致身心俱疲並且跟被照顧者(母親)關係緊張的年輕職業女性。我一貫地按照雅各書 1:19的教導:【你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我告訴Y君,所有看得見的問題都是「

習慣替別人著想!? 繼續閱讀

報喜不報憂 3.0版(上)

109年元月下旬在春節假期中,我讀到一篇高中同班同學(在某大學擔任教授)W君分享的一篇紐約時報中文網的文章「病毒危機暴露中國政治體制深層缺陷」,內容提到「中國的政治體制可能妨礙了國家應對冠狀病毒爆發的能力,這種可能性在最

報喜不報憂 3.0版(上) 繼續閱讀

人有兩條腿(下)

在接下來的協談中,我教導H君,「人」的能力包括「感性」及「理性」(就像人有兩條腿),分別可以處理「心情」和「事情」。H君過去只重視理性(只處理「事情」),尤其是在面對配偶、家人時,等同考試卷只答了正面、完全忽略背面,結果

人有兩條腿(下) 繼續閱讀

人有兩條腿(上)

109年元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案主H君已經做過多次協談,他的主要問題是「未成年的兒子多次觸法、父子關係緊張、身為父親的他身心俱疲…」。從第一次協談,我就對H君說明聖經雅各書 1:19的教導:【你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

人有兩條腿(上) 繼續閱讀

我沒有爸爸

108年12月中旬,案主L君帶著讀國二的兒子Y君來看診,原因是學校老師要求L君一定要帶兒子去看醫師,目的是鑑定兒子是否罹患「過動症」。媽媽急切地想要知道兒子Y君到底有沒有「過動症」? 我則是不則不徐地按照門診慣例跟她說明

我沒有爸爸 繼續閱讀

突破長照困境(下)

現在回想起來,上述有關長照問題的訪談內容,我把「溝通」的重點(對象)放在「主要照顧者、間接照顧者之間」,而當天協談中,L君的驚訝表情跟回應內容,讓我想到長照「溝通」的另一重點(對象),其實是在「主要照顧者、被照顧者之間」

突破長照困境(下) 繼續閱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