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擁有更融洽的親子關係(288)

言教 vs 身教

109年9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年長案主A君已經協談過多次,主要問題是母子關係緊張,只要A君住到兒子家,兩個人一定會起衝突,從白天要不要把窗簾拉開、到用餐瓷盤要用何種花色……,母子意見都會不同、都會吵架。 在先前協談中,我 […]

言教 vs 身教 繼續閱讀

不過是一封信!?(下)

我鼓勵S君,把上述「一封信」作為一個正確的開始,既然傳票的名字是兒子、並非S君,那麼就讓兒子學習「自己為結果負責」,而S君該做的就是在一旁關心、陪伴(例如每天提醒一次「你有一封地檢署寄來的信」…),而非再度站在兒子前面、

不過是一封信!?(下) 繼續閱讀

兩難該如何?

109年9月上旬在快樂門診中,我對中年案主B君講了一個寓言:「有一頭牛望著馬路兩旁的青草,右邊的草很綠牠想過去吃,不過左邊的草也很綠牠也想過去吃……,你猜結果如何?」 B君想了一下表示,那頭牛可能站在馬路的時間太久,後來

兩難該如何? 繼續閱讀

奶爸難為!?

109年8月中旬在快樂門診中,一位長期協談的案主C君對我表示,由於妻子工作的時間不固定、經常必須在週間的晚上或是假日外出洽談業務,使得他經常必須哄孩子們晚上睡覺、假日帶孩子們到公園遊玩放電。聽到這裡,我可以感受到C君一絲

奶爸難為!? 繼續閱讀

我是為你好?

109年8月初在快樂門診中,某位親子關係不佳的案主A君對我抱怨,有一天她去兒子家住,看到外面光線很強、直射入屋子會增加冷氣耗電,於是把厚重的窗簾拉上,不料兒子喜歡屋子裡亮亮的,於是母子爆發口角,兒子大吼大叫、當場驅趕A君

我是為你好? 繼續閱讀

看起來很幼小!?(下)

協談當天,A君按照約定時間帶著兒子B君步入診間。首先,我注意到B君的額頭上有一塊美容膠帶,一問之下原來是跌倒受傷縫了幾針。協談一開始,我熱烈地歡迎他、詳細詢問他的姓名(目的是讓他知道韋醫師願意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看起來很幼小!?(下) 繼續閱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