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罹患「過動症」!?(一)
108年12月中旬,案主L君帶著讀國二的兒子Y君來看診,原因是學校老師要求L君一定要帶兒子去看醫師,目的是鑑定兒子是否罹患「過動症」。就我記憶所及,這是快樂門診第三次有媽媽帶著未成年的兒子來協談。 第一次是兒子被懷疑罹患 […]
108年12月中旬,案主L君帶著讀國二的兒子Y君來看診,原因是學校老師要求L君一定要帶兒子去看醫師,目的是鑑定兒子是否罹患「過動症」。就我記憶所及,這是快樂門診第三次有媽媽帶著未成年的兒子來協談。 第一次是兒子被懷疑罹患 […]
108年12月初在「快樂門診」中,協談過多次的案主B君表示,她兒子先前被診斷為過動症,開始長期服用藥物。最近,她帶著兒子至兒童心智科回診,醫師認為兒子有各種障礙(經常爆粗口、說出白目的話……),於是診斷他罹患「亞斯伯格症
108年11月中旬,初次有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年輕人B君,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快樂門診」。當然,求診的目的並非要我開藥治療B君的精神疾病,而是媽媽希望能找到更多管道來幫助B君。 該如何提供協助呢?雖然我本人不是
108年11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我接連發現幾位案主遇到的問題都跟「自由意志」管理不當有關,於是我跟案主們說明我的看診規則,那就是「一個人一輩子最多只能管好一個人,那個人就是自己!」經過理性的思考,案主們都同意上述論點
108年11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我接連發現幾位案主遇到的問題都跟「自由意志」管理不當有關,於是我跟案主說明我的看診規則,那就是「一個人一輩子最多只能管好一個人,那個人就是自己!」經過理性的思考,案主們都同意上述論點,
108年11月中旬,某位在「快樂門診」協談過多次的F君表示,女兒具有運動天分,先生在學生時代也喜歡田徑,因此先生非常投入女兒的訓練,經常幫忙拍攝影片、進行慢動作分析,為的是幫助女兒更上一層樓,比賽時名列前茅,甚至打破全國
就舉W君最擔心的「失智」,我會先提供一篇相關文章:「失智了怎麼辦?(留下一封信)」:107年8月19日週日晚間,我按往例參加一處家庭教會的聚會。目前開設生命禮儀公司的C君提到,前幾天他去探望一位罹患失智症的長輩,發現他已
108年10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一位年近八旬的女士W君坐定後,接著表示她想要了解「病人自主權利法」。我有點驚訝,一來是我已經不在第一線從事醫療工作,二來是這項法律今年初才開始生效,許多醫療院所才剛設立窗口配合運作,為
既然聖經在雅各書 5:12教導我們:【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 於是我建議C君按照上述教導,先【是、就說是】地肯定、稱讚兒子「自由意志正在正常地發展……」,不過也必須【不是、就說不是】地提醒他,雖然「自由
108年10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某位協談過多次的案主C君表示,某一晚讀國中的兒子態度不佳、出言頂撞她,在一旁的先生很生氣,立刻嚴厲地管教兒子。衝突過後,C君想要安慰兒子並修復關係,不過該怎麼做呢?坦白講,每一個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