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個月的疙瘩

分享這篇文章:

108年12月1 日,我答應以前醫院老同事的邀請參加聚餐,原因是一個月前,我因為急性盲腸炎接受手術,住院期間有多位老同事來探望表達關心,不過因為當時我剛手術完,大家體諒我應該多休息,所以沒有多聊。出院後,7C護理長L君跟我聯繫並表示,等我休養過後,希望大家聚一下……,於是就促成了上述的聚餐。

 

多年未見的老同事再度碰面,我發現大家的容貌並無明顯變化,倒是帶來的小孩子讓我感到驚訝,其中有人跟前一胎相隔了18年之後生下寶貝女兒(目前已經3歲),有人的女兒已經從小小孩變成小學3年級的學生,還有一位目前已經當了阿公,經常陪伴兩位孫女。

 

就在大家熱絡的交談中,我心裡記掛著一件事,那就是去年四月(20個月前),當時我已經退休將近3年,有一天在臉書的Messenger收到十多年老同事護理師H君的訊息:「韋醫師,可以請教您一下嗎?因為要投稿,英文翻譯不知這樣順嗎?這句超困難的 『希望生者善生,死者善終,生死兩相安,讓生命的終點圓滿。』生者善生: I hope that everyone can live their life in the present and cherish each moment. 死者善終:At life’s end, to die painlessly and peacefully is the goal of most people. 生死兩相安:Both the living and the dying ones have no regrets towards each other. 讓生命的終點圓滿:Let the destination of life have a perfect ending.」

「懇求韋醫師的意見,我已經求了3個醫師,但都表示很困難…」

 

雖然英文並非我的母語,不過我畢竟曾經是癌症安寧照顧的專家,所以我用心地思考,很快地回覆:「We hope that the living one has good life and the dying one has good death. There will be love and peace without regret between them. 我喜歡清楚、簡單而非逐字的翻譯。」

………………

上述訊息發出後,我心想,H君不一定要採納我的文字,不過無論她採不採納,應該都會做出回應(因為她「懇求」我的意見…),至少會跟我說聲「謝謝」。

 

萬萬沒想到,半天、一天、兩天、一星期……過去了,H君呈現「已讀不回」的狀態,這下子我生氣了!先不提我以前是H君的上司、教過她許多照顧癌症病患的觀念……,就算沒有這層關係,當H君有求於我、而我迅速提供意見,她也應該說聲「謝謝」,不是嗎?

 

日子一天天過去,每天都發生許多事,於是我漸漸忘記上述「已讀不回」事件了!

 

直到此次老同事聚餐,有人早到、有人晚到,我聽到其他人提到H君晚一點會出席,於是我想起了這個「20個月前的疙瘩」!

我該怎麼做呢?

當作沒事、顧左右而言它……,還是拐彎抹角、對她冷嘲熱諷一番……

 

我想起聖經的教導,記載在馬太福音18:15:【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這不僅是我熟悉的經文,而且我知道H君已經受洗成為基督徒,因此我想要親自將上述教導「做出示範」,於是我公開地在多位老同事面前說出上述事件,我說:「我沒有收到H君的回應(感謝),我覺得受傷、難過,接下來是生氣……」

聽完我的陳述,H君立刻表達歉意,承認那是她的疏忽……,我則是表達接受她的道歉,於是20個月的疙瘩便除去了。

 

看過上述一幕,多位老同事表示自己「被提醒了」,雖然現在通訊軟體、社群網絡非常普遍,不過人際互動該注意的要點仍然要注意,否則人際關係就會被破壞而不自知!

 

聚餐結束前,我特地私下對H君表示,我之所以把事情公開,目的不是指責她,而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學到上述功課……,H君點頭表示了解。

 

回家後,H君透過Messenger傳來「謝謝韋醫師今天的教導,我很抱歉當時一時疏忽、忘記對你的感謝,我真的抱歉,謝謝韋醫師的原諒。」

我回覆:「我接受妳的道歉,所以原先心裡的疙瘩就除去了!」

 

本文的結論是,要建立和睦的人際關係絕非 a piece of cake,不過要破壞它卻可以在一念之間!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