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10月底,我在MOD上看了一部電影「Grace of Monaco」,片商將其中文譯成「為愛璀璨:永遠的葛麗絲」,內容描述好萊塢影后Grace Kelly(葛麗絲凱莉)和摩納哥雷尼爾三世國王在1956年4月19日舉行婚禮,當時雖然電視還不普遍,但全球仍有超過3千萬的人透過電視轉播,觀賞這場20世紀最受矚目的浪漫婚禮,兩人夢幻般的愛情故事成為美國和歐洲所有媒體的焦點。
1961~1962年間,王妃已和國王結褵六年,生下了兩個孩子,但她的婚姻正面臨危機,原因之一是國王要求王妃只要做個賢妻良母,不要對國家大政發表看法,不過王妃認為應該要對不公不義的事情直言不諱。
在此同時,摩納哥正面臨被法國併吞的威脅,法國總統戴高樂因為發動了一場殖民地的戰爭,軍費支出龐大,因此要求鄰近的摩納哥開始對人民徵稅,並且要將所有稅收上繳給法國。摩納哥本身沒有軍隊、沒有腹地、沒有天然資源,加上緊鄰法國,所有公路上物資的運送,都必須倚靠法國,因此國王拿不出任何對策來拒絕法國的強硬要求。
不巧的是,好萊塢著名導演希區考克卻在此刻邀請葛麗絲演出下一部電影《豔賊》。看過劇本後,王妃非常心動,因為有機會重拾自己的興趣,復出影壇,再次做她最愛的事……,不過可想而知的是,國王怎麼會同意自己的王妃妻子對外拋頭露臉,甚至於扮演的角色是個「賊」……,不過國王為了顧及自己開明的形象,並沒有強硬地命令王妃拒絕該邀約,而是說:「如果你真的非演不可,我不會阻止妳,我唯一的要求是妳要顧好名聲」。
在一次皇室的家族聚餐中,國王借題發揮、公開批評王妃的頭髮剪得太短,不合當時王室體統,接著對王妃說:「妳打電話給希區考克,公開拒絕他,表現出妳在這裡多快樂,妳會永遠息影……」
王妃不甘示弱、譏諷地回擊:「為什麼,因為戴高樂說的?」
國王:「因為我說的!」
王妃:「那由不得你來決定!」
國王強硬地說:「我是妳的丈夫!」
王妃強勢地回說:「我不會照做!」
國王生氣地說:「不是我逼妳嫁給我的,不是我逼妳來到摩納哥……,好萊塢有什麼是我不能給妳的?」
王妃想要打圓場地說:「不過是部電影。」
國王譏諷地說:「那妳也不過是個女演員!」
受到人身攻擊的王妃嗆說:「你想過問題可能不在電影,你想過嗎?你有沒有想過戴高樂總統在找理由奪取摩納哥?縱使這會讓我們翻臉,你想過嗎?沒有,因為你不聽也不想!你旁邊的大臣都唯唯諾諾,而你卻搖擺不定又優柔寡斷,太害怕說出真正的感覺,太麻痺又害怕不知所措……」
聽到這裡,國王氣得扎破酒杯並當場離席……
……………
看到這裡,我心裡的感想是「再浪漫的童話故事,還是有一天要面臨王子和公主溝通不良、彼此爭吵的現實生活!」
接下來的劇情是王妃對和她情同父女的主教表示「如果我們離婚呢?」「我如何一輩子過著這樣的婚姻生活呢?」主教做了利弊得失的分析後,提醒王妃「妳有權利做決定,不過做了決定之後,就要承受後果。」「童話故事很美,但裡面沒有真愛。真愛裡有「責任」,妳自己要決定是否要用那樣的愛,來對待國王和兩個孩子……」「我期待妳要演好妳的角色……,God help you 」
經過一番掙扎,王妃下定決心要留在摩納哥,並且要扮演好”王妃”的角色,於是
她開始努力地學習王室的各種習俗、歴史、禮節,特別是法文裡的各種特殊發音……。
同一時間,主教問國王:「你為何不去找她?」
國王:「天呀,我根本不知道該說什麼?我感覺很差、情緒低落……,要不是這件好萊塢的蠢事,我們的婚姻也不會弄得一團糟……」
主教:「去吧,去跟她談一談,你光是沉默和氣憤是沒用的。」
國王:「我不知道如何跟她溝通,我從不擅長這樣的事呀!」
有一天,國王得知王妃非常努力地想要扮演好”王妃”的角色,甚至還主動到市場幫忙菜販賣菜,為的是融入當地百姓生活中……,不過他還是不知道如何跟妻子溝通,只能在王妃一個人深夜熟睡、床上散落著那些有關皇室禮節、歷史的書籍時,站在門邊靜靜地看着她……,他仍然無法開口踏出跟妻子修復關係的第一步。
接下來,國王舉辦「歐洲高峰會」,目的是拉攏其他國家支持摩納哥,對抗法國的強硬要求。在這種場合,王妃當然不可能缺席……,在盛裝打扮準備跟其他元首夫妻見面前,國王站在樓梯下等侯王妃,王妃走下階梯後,
帶着微笑“主動”問國王:「你好嗎?」
國王點點頭說:「很忙。妳呢?」
王妃也點點頭:「很忙,我想住在大皇宮裡免不了會這樣!」
國王:「是呀,可能會迷路幾天。」
經過上述幽默的破冰,王妃溫柔地拿下國王的眼鏡,好讓他看起來更好看、更年輕,然後說:「好吧,我們走吧!」
在國宴中,突然傳出法國總統戴高樂遇刺的消息,於是其他元首一面倒地傾向後者,結果是沒有人願意支持國王,於是國王變得更加孤立無援……,
就在眾叛親離時,國王問王妃:「妳為何沒有離開,還留下來?」
王妃說:「因為我們生了孩子,因為我仍然愛你,我不許別人奪走我的家庭。」
國王:「當戴高樂總統下令坦克車壓境時,我們會失去一切……,我束手無策了……」
王妃溫柔地捧著國王的臉說:「我是你的妻子,不論富或貧,最慘不過是失去愚蠢的古老王位,誰在乎?我們可以在鄉下買間農舍,我們一起看着對方變老,手牽手…」她親吻他…
國王:「那不是我想要讓妳過的生活,我一心只想要妳能快樂…」
王妃不停地親吻國王,並說著:「你的心意我知道,我知道!」
他們再次睡在同一張床,在晨光中,王妃輕柔地撫摸國王的臉龐。
………………
看到這裡,我心裡的感想是,國王雖是一國之君,不過他跟大多數男人一樣,不擅長處理情緒或感性的夫妻關係,而下定決心後的王妃,她的言行確實符合聖經裡有關婚姻的教導,例如創世紀2:18:【耶和華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國王雖是一國之君,不過他還是需要一個配偶來幫助他,尤其是他所不擅長的情緒和感性。
接下來的劇情是,當國王和王妃和好後,王妃突然心生一計,打算以她擔任該國紅十字會會長的身份,以慈善為名舉辦十月晚宴。她帶著好萊塢一代巨星的風采以及歐洲皇室尊貴優雅的頭銜,親自到歐洲各國,甚至回到美國,邀請各國元首參加,甚至包括敵對的法國總統戴高樂。
晚宴中,在各國元首坐定後,王妃發表演講:「我們由衷感謝各位大駕光臨,來到這個世界的小角落,何況我們最近動盪不安。當我在紐約表演時,我的伯父,一名傑出的劇作家,建議我該祈禱,每晚重複地祈禱,這樣萬一我成功了,我就不會忘恩負義。萬一我處於有影響力的地位,我就會貢獻自己之力做好事。
有許多人問我為何離開好萊塢?我離開是因為我愛上了迷人的親王,這個男人鼓舞了我,以悲天憫人的眼光看待世界,使我想要盡力改善我所看見的一切不公平的事。因此我們要向紅十字會致敬,那股良善的力量,引起我的共鳴。
我的一位摯友曾告訴我:「當人們夢想跟王室結婚時,她們鮮少領會那真正的意義,那表示—-表示必須做選擇。」」
所以,我選擇摩納哥王族,我可能看起來不像貴族,可能看起來很浮華、可能看起來排場大,我可能不會說它的官方語言,這確實會讓我受挫。
不過,這是我的家,這裡有我的人民,他們都是善良的民眾,他們在個人所存在的世界小角落,努力地做著正確的事。
也許我很天真,我相信童話故事,真的,我相信當我們渴望它們,它們就能存在。只要我們準備好奮鬥不懈,我相信這個世界不會總是充滿仇恨和衝突,只要我們願意犧牲奉獻,那就是摩納哥對我的意義,在某種層面上,那也是我之所以身為摩納哥人的意義。
我沒有軍隊,我希望無人受苦,我不會以反抗來回應侵略,然而,我在這裡盡本分,以我所知的最好方式,努力改變一點現況。
或許現實生活跟童話故事是完全不同的,不過只要沒人試圖毀滅或粉碎它,只因不合他們的意……。我知道你們當中有些人認為自己確實可以那樣做,但我希望任何人都不該擁有那樣的權力,在目睹幸福生活時將它瞬間毀滅……,這不是我從小所受的教導,也不是我希望看到的世界。
我寧願坦克壓過我家的草坪、炸彈投向我的房子,也不願知道我活在一個用「愛」克服不了一切的世界,因為我相信愛「I believe in love 」,我相信是「愛」讓我們今晚齊聚一堂,是「愛」使我們放下槍炮、政治、恐懼、偏見,是「愛」—-最終能改正一切,所以今晚我要頌揚它,我願意捍衛它,我希望在座的各位也會在各自的生活中這樣做。」
幾秒鐘的沉默後,國王先是鼓掌接著起立致敬,隨後其他賓客也起立鼓掌,連戴高樂總統也在貼身幕僚不可置信的眼光中自動地跟大家一樣起立鼓掌……。回座後,國王拉著王妃的手,輕聲地在她耳邊說:「I love you !」
隔年,法國宣布解除對摩納哥的海陸封鎖和全面課稅的要求……,而她則從未復出演戲。
………………
看到這裡,我心裡的感想是,在政治運作裡,常見的是以暴制暴、詭譎狡詐,比的是力量、是威勢、是硬梆梆的拳頭,如果缺乏權謀,就只剩拳腳相向的零和賽局……;不過,還有一種解決模式是大家不熟悉的,是一種訴諸於溫柔的力量。
我更聯想到聖經在歌林多前書13章裡強調的【Love never fails 愛是永不止息】,所以我跟Grace Kelly一樣,「I believe in love」!
後記:1982年9月13日,葛莉絲凱莉和小女兒史蒂芬妮駕車從法國返回摩納哥途中,座車滑落山谷,意外地帶走了Grace Kelly的生命,享年53歲。9月18日,她的遺體下葬於摩納哥聖尼古拉大教堂,百姓稱她為「永遠的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