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上的諮詢 4.0版

分享這篇文章:

107年5月28日,臉書的即時通傳來一則訊息,對方K君是以前我在醫院工作時的護理師同事,她說:「主任~~~您好,我是以前OO病房的護理師,最近遇到一個問題,想請教您。當年我在OO病房的時候,癌症病人都是由你和另一位C醫生照顧,我覺得那段時間是病房的全盛時期,也就是整個團隊很強大,大家的向心力、團隊合作、互相照顧病人的心力是最強大的時候,不過隨著人員的離職,這個部分就開始慢慢的瓦解,因為後來接任的領導者有著不一樣的理念和照顧模式……。

後來我也離開新竹醫院回到某地工作,一開始為了離家近和薪水高的考量選擇了現在的醫院。現在的病房一樣也是內科加安寧一起照顧,人力比一樣是1:12~13甚至更多,所以它不僅是人力配置上算不上是安寧病房,連內部人員(專科護理師、護理師…)的理念和作法也是一點都不安寧。

當然,我曉得不是每間醫院、每個病房都會這麼完美、團隊那麼堅強…,只是我在實習的時候,去了別家醫院的安寧病房實習,他們的醫生、專科護理師、護理師……,彼此都很有默契,會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想,讓我感覺那才是真的安寧照顧。

好了,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想表達的是,我好像是不斷地在追求完美的團隊,希望給病人最好的照顧,但是團隊會改變、人會離開,假設我今天轉調到了某個優秀的病房,可能明年病房主任離職了,換了一個醫生,然後他的作風又不是我想要的,那我要再次換醫院嗎?

我開始有點迷惘了,不知道自己應該要安於現況、隨波逐流?還是應該去追求我自己想要的工作環境?所以就想跟主任聊聊。」

看過上述的諮詢內容,我很能體會K君的心情,因為新竹醫院的安寧照顧,是我和一群同事花了十幾年才打造出來的,所以護理師的認知,我很能體會。雖然人事會異動,不過照顧病人的理念卻是可以散佈出去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掛在7C病房護理站對面牆上的聖經箴言3:27:【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

雖然我猜想K君並不是基督徒,不過我相信人性是共通的,當K君在新竹醫院親眼看過各式各樣的癌末病患受到良善的照顧,她的內心是會起共鳴、受感動的,所以就算她現在到了另一家醫院工作,她絕對不該昧著良心、欺騙自己地做出「安於現況、隨波逐流」的決定……

 

所以我答覆:「環境、人事一定會改變,所以妳唯一可以掌握的,是妳自己的想法和作法。在我的認知中,安寧照顧沒有客觀、絕對的標準,就等於世界各國的醫療水準都不相同。所以,我期待妳從自己做起,有一分的心力和時間,就做一分;有二分時,就做兩分……;這樣,就不會有額外的壓力。以上,是我對妳的勉勵。」

我想告訴K君的是,醫療水準(包括安寧照顧的水準)是相對的,我們不需要拿先進國家跟開發中國家來比較,所以K君也不需要拿某某醫院跟她現在服務的醫院做比較。不過,我相信每一位醫療人員都可以努力地讓自己所在的醫療院所變得更良善、更符合人性的需求,而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從自己做起」!

 

K君:「是…,的確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最近很多時候都會覺得自己想很多,會害怕自己在病房比醫生提早為病人做決定……,不過我又不想像其他學姐一樣,好像很自以為是…;但是,最近常遇到家屬和病人會私下跟我們聊很多,於是我會覺得自己更要多做一點;不過,團隊成員不合作,習慣說別人的不是,讓我覺得很心寒。」

我:「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所以只要妳做的,是符合以前在OO病房時所看到的(其實就是源自於聖經的教導),時候到了,其他同事就會明白的。

我建議妳可以對病家說:「我提供另一種看法,讓你們『參考』,最後還是要跟主治醫師商量後再做決定……。」如此一來,妳是「提供意見」,而非「主導決定」,比較不會引起争議。」

 

K君:「好的,我知道了,希望我能做好我該做的!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我會記得的!謝謝主任的正能量!」

我:「願天父上帝記念妳的用心付出。」

K君:「謝謝~~~」

………………

寫到這裡,我心裡的感想是臉書這類的社群網站還真是有趣,它竟然可以跨時空地讓人進行諮詢,我越來越喜歡它的這項功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