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的溝通–饒恕(七)(最後一哩路)(下)

分享這篇文章:

5/18護理師S君在護理記錄上寫道:「C先生的養母前來探視他,養母表示C先生是剛滿月時就抱回來的,她並不認識他的生母,是因為朋友的介紹,知道她生了很多小孩卻養不起,而她卻很想要小孩,因此才領養他。她並沒有想要隱瞞,也常帶他回去給生母看,一直到他快上幼稚園時,鄰居們反對她這樣做,之後才沒有再帶他給生母看。
他的生父以前是老師,但愛喝酒常鬧事,後來被解雇去當工人,前幾年去世了。他的生母幾年前也過世了。養母表示C先生從年輕時就愛惹麻煩,曾經欠過債務,還好金額都不大,她都替他還掉了。她跟先生都很愛他。」

 5/19護理師S君在護理記錄上寫道:「養父來照顧C先生,養父表示C先生在社會上工作多年,從未拿錢回來,現在可能是心裡面覺得愧對養父母,才會不願意我們來照顧他。現在他生病了,我也不會想去計較了,白天我會來照顧他,晚上會請看護。」
5/20 的護理記錄上護理師H君寫道:「C先生對於護理人員的關心,明顯開朗許多,會主動打招呼。跟養父的互動,也顯得懂得感恩及道謝。」

5/21 傍晚我去探視C先生,碰巧他的養父也在場,我跟C先生說:「你的肝癌已經到了最後了,也就是你即將走到生命終點了。你接受了洗禮,成了上帝的兒女,已經有資格以後去天國,但是在去天國之前,你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該處理,那就是饒恕你的生母。」
聽到這裡,C先生的神情變得緊繃,我繼續說:「聖經在馬太福音十八章說:【那時候,彼得來問耶穌:「主啊,我的弟兄得罪我,我該饒恕他幾次呢?七次夠嗎?」耶穌說:「不是七次,而是七十個七次。因為天國好比以下的故事:有一個君王要跟他的臣僕結帳。他開始算帳的時候,有人把一個欠了他好幾萬塊金幣的臣僕帶到他面前來。因為這個人沒有錢還債,王就下令把他賣了作奴隸,連同他的妻子、兒女,和一切所有的也得賣掉,好償還債務。那僕人在王面前跪下來,哀求說:『請寬容我吧!我一定會把一切債務都還清的。』 王動了慈心,免了他的債,並且把他釋放了。「那個僕人出來後,遇見一個一起當差的同伴。這個同伴欠他幾塊錢,他就抓住他,掐住他的喉嚨,說:『把欠我的錢還給我!』他的同伴跪下來,哀求他說:『請寬容我吧,我一定會還清的!』但是他不肯,反而把他下在監獄裏,等他還清欠款。其他的同伴看見這事的經過都很悲憤;他們去見王,把這事的始末向他報告。於是王叫那個僕人來,對他說:『你這個惡奴,只因你向我要求,我免了你所有的債,你不該寬容你的同伴,像我寬容你一樣嗎?』王十分忿怒,把他關進監獄裏受刑,等他還清全部的債。」耶穌說:「如果你們各人不肯從心裏饒恕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

如果說得白話一點,意思就是天父上帝提出了一個交易,那就是祂願意饒恕我們所有、一切、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過犯,但附帶條件是我們也要饒恕那些曾經得罪過我們的人,如果我們用自由意志表示願意,那麼就成交!現在你願意接受上帝的邀請,饒恕親生父母當初拋棄你,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嗎?」

C先生考慮了一下,表示願意試看看,於是我帶著他一句句地禱告,我說:「我是C先生,我已經是天父上帝的兒女,雖然我的生命已經走到終點,但是我希望上帝能饒恕我一切的過犯,因此我也要饒恕……」,禱告到這裡,我發現C先生情緒激動,竟然大聲哭了出來,我握著他的手陪伴他,

幾分鐘之後,我看他情緒平復了,再一次詢問他是否願意饒恕親生父母,他點頭表示願意,於是我帶他繼續禱告:「現在我求上帝幫助我,我要奉耶穌的名來饒恕我的親生父母,他們生下我卻拋棄我,我很恨他們,但是我願意聽從天父的教導,我要學習饒恕他們。此外,我要向養父道歉,過去惹了許多麻煩,現在生病了還要他來照顧,真是對不起他,我誠摯地向他道歉。以上禱告是奉耶穌的名,阿門!」

禱告結束後,C先生的淚水止住了,他主動說:「我覺得輕鬆多了,好像肩膀上的重擔全都不見了。」我說:「恭喜你!」我跟在一旁陪伴的養父說:「他剛剛已經跟你道歉了,你會原諒他嗎?」養父說:「我如果沒有原諒他,就不會來這裡照顧他了。」
當天稍晚,護理師H君再度跟C先生會談,他表示學習原諒別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當他下定決心這麼做時,心情頓時開心起來。不僅如此,對於養父母的陪伴與照顧,也覺得自在許多。兩天後,C先生就陷入了昏迷,到了5/31他就平靜地離世了。

我一直把C先生的故事記在心裡,也想要好好把它寫出來,不過卻因為繁忙的工作而耽擱了一整年,一直到101年6月,我才把他的死亡病歷借出來,好好地做整理。在這個故事裡,上帝差派了許多人來幫助C先生,可見得上帝很愛他、很看重他,不過上帝並不會取代C先生的自由意志,也就是說要不要饒恕仍然是C先生可以決定的。很高興C先生能接受上帝的邀請,做出了令人感動的決定,好好地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也是最重要的一哩路!

文章登出後,許多同事發表感想或評論:

護理長C君:「有些仇恨是對人影響深遠,且不易化解的,很高興我們團隊成員已經到如此厲害的境界,可以協助C先生學習饒恕,進而平和、善終地離去。」

腫瘤科C醫師:「言語的傷害,可以用道歉解決。金錢、物質的傷害,可以用金錢、物質的償還來解決。但生命的失去呢?誰能再還一條生命?寬恕是關係重建的起點!也是跟上帝的一項交易!真的好難,很高興看到有人做到了!我目前仍做不到!」

護理師C君:「經過我們家S君的努力,才能讓我們明白病人那段不為人知的過去,是被害人,也是加害人,再經由團隊的引導,而讓其家庭關係重建。Very good! 」

安寧居家護理師H君:「C先生是一個勇敢面對自己過去的人,也能被恰當地引導,很高興看到他願意原諒自己的原生父母。」

護理師S君:「善終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經過團隊引導,才讓其家庭關係重建,用心付出,努力,病人才會願意與我們分享。很高興我得到他對我的信任。」

資深護理師W君:「當病人饒恕自己,也饒恕他人時,人生開始改變!不同的眼光、不同的心態來看待這個世界,也感受到他人對他的愛,其實早就存在了!」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