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來說,打點滴是癌症病房常見的醫療行為,某些時候它是絕對必須的,但是常常打點滴只不過是一種安慰劑,它讓醫護人員覺得自己有在 Do something,它也讓病人和家屬覺得醫護人員有在 Do something,的確是一種安慰劑。不過臨床上常常看到病人因為生病久了,手臂上的靜脈血管都壞掉了,醫師仍堅持要打點滴,因此就必須執行中心靜脈導管的植入,它不僅會造成病患的疼痛,甚至於會引發更嚴重的合併症例如氣胸,那真是得不償失,也就違反了安慰劑的使用原則。
此外,我們病房裡比較資深的人員都有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北部某個醫學中心的安寧病房裡,只要病患是因為腸道的問題無法進食,醫護人員一律幫病患施打靜脈高營養注射,其實這也是一種安慰劑,因為沒有任何文獻證實靜脈高營養注射會延長癌末病患的壽命,甚至於還可能引起嚴重的感染等併發症。有條件地使用可能無可厚非,可是毫無節制地使用、同時不加以說明,就會讓病家覺得靜脈高營養注射等同於救命的一部份,以致於當有些病人被轉介來到我們病房後,吾人停用靜脈高營養注射而改以一般的點滴注射時,病人和家屬都會很生氣,認為我們是刻意要切斷病患的生命線,刻意要加速病患的死亡,當下不管怎麼解釋,病人和家屬大多都聽不進去,因為已經有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了。
使用氧氣也是一樣,它除了一般學理上的副作用(例如傷害氣道上皮細胞、減少慢性肺病患者的呼吸驅動……)之外,乾燥的純氧會使痰液黏稠,病患更不易咳痰,可能引發肺炎或是加速肺炎的惡化;
臨床上還常常看到病患因為不喜歡被戴上氧氣面罩,因此動手拉扯,結果家屬和醫護人員便聯合起來,把病人五花大綁、約束在病床上,這真是可怕的場景呀!都病得快死掉了,還要被家屬和醫護人員虐待,而且是冠上「我是為你好!」的帽子,這真是太離譜了,不是嗎?
其實所有的醫療行為都是如此,不管是很簡單地放置鼻胃管餵食、放置導尿管排尿……,都是用得好會加分,用得不好會扣分。氧氣無色、無味,社會大眾不懂,以為它應該是有益無害的,不過我們是專業人員,應該要正確地使用,才不會產生令人遺憾的後果。」
講到這裡,我回頭看看護理長L君,然後說:「看樣子我們又得制訂一張衛教單張了,提醒醫護人員和家屬,不要濫用氧氣!」
其實大家仔細想一想,世界上的每一個事物都有它正確的用途和使用方式,之所以會出問題都是人們不當地使用、不加節制地濫用,例如濫墾山坡地造成土石崩塌、濫用醫療資源造成健保虧損、濫用民族情緒引發戰爭、濫用酒精造成酒駕肇事……,例子太多了,舉都舉不完,難怪聖經在彼得後書一章要提醒說:【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學習節制真是一件重要的功課,反過來說,不懂得節制會將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搞砸、搞爛!
………………
讀過上面的文章,網友們有沒有很驚訝地發現,原來什麼事物都可能讓人陷溺而不自知,除了大家比較常會意識到的手機遊戲、電腦遊戲、偶像劇……之外,唱卡拉OK、跳土風舞、出國旅遊、上網購物、買名牌包、買潮牌鞋、整形美容、嗜吃美食、抽煙、喝酒、吃檳榔……,也都可能讓人陷溺,甚至於是”正當的工作(賺錢)”,也會讓人陷溺,所以才會有”工作狂”一詞出現不是嗎?
結論是一個人不管是在面對任何事物,特別是很吸引自己、自己很喜歡、從中可以得到許多快樂、滿足和成就的事物時,一個人都必須要”節制(自制)”,難怪聖經在加拉太書5:22-23會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節制放在最後面,它也負責管理一切美好的品格。
既然會讓人陷溺的事物其實是無所不在的,那麼做父母的如果只是用”禁止”的方式來要求子女,可以想見效果並不大,一來是禁得了這個禁不了那個,二來是孩子總有長大離家的一天,到那時候父母還能禁什麼呢?所以最好、最有效的方式還是趁早教導孩子們學習”節制(自制)”,才可能一勞永逸!
一個人如果想要學習”節制(自制)”,那他就必須先了解原來”節制(自制)”,其實是人們運用”自由意志”的結果;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夠正確、有效地管理他的自由意志,才能在行為上表現出”節制(自制)”。由此可知,管理自由意志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難怪聖經箴言4:23會教導說:【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這裡的”心”就是指一個人的自由意志,整句翻成白話就是:一個人的自由意志能夠決定一個人最後會變成什麼樣的人,而一個人如果在任何狀況下都能”節制(自制)”,那麼他一輩子的結局必定是美好的。
既然自由意志如此重要,我們該如何強化、鍛鍊它呢?它就像是一位運動員如果想要在奧運的游泳項目上贏得獎牌,他該怎麼做呢?答案是從五、六歲就開始練習。練習游泳是一件看得見的事,但問題是自由意志是看不見的,又如何能練習呢?答案是藉著一些常見、容易被別人檢證的事情來鍛鍊,而”使用零用錢”就是一項符合上述要件的簡單方法,它可以從小就開始練習,也很容易就進入”節制(自制)”的學習領域,此外做父母的也很容易就能間接地看出孩子在”節制(自制)”方面,有沒有進步!
本文的結論是,姑且不論它的本質為何,這個Pokemon Go遊戲確實是非常吸引人。不過也正因為它非常吸引人,讓它成為一個可以讓許多人學習”節制(自制)”的好機會。如果做父母的禁止小孩玩它,那麼就錯過了一個學習”節制(自制)”的好機會,孩子就必須等待下一個學習”節制(自制)”的機會,這樣的機會什麼時候會再出現–>不知道!當下一個學習機會出現時,做父母的是不是還能在孩子身邊協助他–>不知道!孩子們有沒有可能在下一次學習機會出現之前,就因為缺乏”節制(自制)”而鑄成大錯–>有可能!
文章結束前,我想到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那就是游泳一事。每年夏天都一定會有年輕人溺斃的新聞傳出,當然是令人難過不捨。該如何面對這樣的事件呢?做父母的可以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嚴格禁止孩子接近任何的水邊,包括河邊、湖邊、池塘邊、游泳池邊、海邊……,希望確保孩子一輩子不會發生溺斃意外;第二個是幫助、教導孩子學會游泳,希望孩子就算意外落水也能自行游上岸!
親愛的網友們,你會選擇哪一種方式呢?
文章寫完後,隔了幾天我在臉書看到一位以前的同事,她是擔任藥師的工作,PO文說:
現行的健保制度,讓有醫德的醫護人員也很無耐。以下是上班時遇到的狀況: 病人:這是我家人用剩的藥,這邊可回收處理掉嗎? 藥師:對不起,我們現在沒回收藥品了,除非是化療藥,或有汙染的藥。 病人:對啊!這藥袋裡有化療藥。 藥師:好。我們幫你處理。 回頭,我們一群藥師檢示該藥袋,驚覺裡頭真的有化療標靶藥,一顆健保價1586元,天啊!總共市價12萬多,我們真的不知如何是好,只覺心在淌血,醫療浪費如此這般……
讀過這則貼文,我想了一下,原來我們的社會是大力鼓勵人們不要節制的,除了全民健保之外,電信業者強推的4G吃到飽方案、Buffet 599元任你吃活動、報紙的廣告希望你不斷地買東西……,在在都顯示我們社會的風氣是如此,聰明的網友你有什麼看法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