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 vs 提醒(下)(溫暖的溝通模式)

分享這篇文章:

接下來,N君提了幾件事,要大家配合,然後詢問所有同仁有沒有其他提議?負責砧板的C大廚說:「我希望負責油鍋的D廚師,在沒有很忙碌的時候,能夠走幾步路來砧板這裡,看一下菜單,這樣子他會對整體的出菜內容和順序更有概念,也比較不會將主食材過完油後,跟盤子上的副食材配搭錯誤,導致爐子師傅炒錯菜,那就很麻煩。」
這時候,餐廳最資深的A大廚說:「這樣的提議是對的,輪到我負責油鍋時,我常常會去砧板那裡,先研究一下菜單,一來是知道接下來油鍋要做些什麼事,二來是當我看過菜單後,如果負責砧板的師傅出了錯,將A主食材配到B副食材,或是菜單上要求“不辣”,而砧板師傅卻放了幾片紅辣椒……,這時候我就會“盯”他,避免出錯菜,所以我會習慣去察看菜單。」
我見機不可失,於是立刻接話說:「A大廚這樣做的動機是很棒的,可以預防出菜錯誤,不過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我們可不可以將“盯”這個字,換成“提醒”,因為在廚房裡,每個人都可能會出錯。當我們出錯時,我們會希望自己是被“提醒”的,而不是被“盯”的!

我們是人不是蚊子,所以不用“叮”別人,我們也不喜歡被“叮”不是嗎?

所以我期待從現在開始,當我們發現同仁出錯時,我們都願意做“提醒”的動作,那麼大家的工作氣氛一定會更溫暖、更快樂!」聽完我的建議,大家都點頭贊成。我心裡真是高興,因為一年多以前,當我剛進廚房學習時,整天聽到的是:
“阿信,你的豬肝切那麼厚,客人怎麼吃?”
“阿信,排骨沒炸熟,客人會打槍退菜!”
“阿信,排骨炸太老,客人怎麼咬得動?”
“阿信,叫你切個肉片,你還在那裡慢吞吞是在幹嘛?”
“阿信,芹菜切這麼短,是誰叫你這樣切的?”
“阿信,動作那麼慢,才幾樣菜,你就配得團團轉?”
“阿信,配料的牛肉抓那麼多,是不用成本嗎?”
“阿信,配料抓那麼少,成品是能看嗎?”……

當時,有一位廚師跟我說:「我們在廚房裡都是這樣講話的!」

那時候,我什麼都不會,因此也沒有能力去反駁這樣的說法,不過我一直把這件事放在心裡,因為我不相信廚房裡的每個人都喜歡那樣的說話方式,是一種”盯”別人、貶抑別人、看輕別人、嘲笑別人……的溝通模式。我相信人是上帝創造的,而人性一定有共通點,所以我堅信當我們自己犯錯時,我們最希望被對待的方式一定是聖經以弗所書4:15的教導:【我們要以”愛心”說誠實話】所衍生出來的三明治說話方法,首先是肯定並讚美對方過去的努力……,接著實話實說地指出問題所在、錯在哪裡……,最後再一次肯定對方並說出自己的期待……。要完成上述的” 三明治說話方法”,確實需要多花一點時間和心思,為了讓餐廳的同事們更容易學到這句真理,我把它簡化成”提醒”兩個字,便於操作。
如果我用”提醒”的方式重新來改寫上面的句子,那會是:
“阿信,你的豬肝可以再切薄一點,客人比較好咬”、
“阿信,排骨一定記得要炸熟,客人才會吃得安心”、
“阿信,排骨不要炸太老,客人比較容易咬也比較好吃”、
“阿信,希望你切肉片的動作要快一點,以便跟上其他人的速度”、
“阿信,芹菜應該切長一點,以便跟其他食材做搭配”、
“阿信,希望你配菜的動作要再快一點,以便跟上炒菜師傅的速度”
“阿信,配料的牛肉應該要抓少一點,免得增加餐廳的營運成本”,
“阿信,配料應該要適量地增加,才能讓成品好看”……

網友們,上述的說法是不是聽起來比較舒服呢?我很高興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我不斷地跟同事們解說聖經真理,並且以身作則地將聖經的溝通法則實際行出來給他們看,他們終於能夠認同聖經中的溝通模式,這真是太棒了!我為了加深他們的印象,因此隔天中午廚房出菜時,我負責配菜而A大廚負責炒菜,他知道有一張菜單上面的要求是”不辣”,所以在完成了一道”山藥肉片湯”後,跟我說:「客人既然說不要辣,湯裡面就不要灑胡椒粉!」我立刻回答說:「謝謝你的”提醒”!」我相信這樣的互動,才是人們最想要的,不是嗎!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