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說文解字(脫口而出)

分享這篇文章:

107年5月29日早上在吃員工餐前,老闆娘N君按往例帶領大家唸兩次「愛的提醒765(每個人都會出錯,出了錯請提醒,不要用盯的)」,目的是期待每一位員工都能養成良好的溝通習慣。

接下來,N君表示她要向外場的P君道歉,原因是前一晚8:35左右,N君人在廚房裡跟廚師們討論事情,當她回到用餐區時,發現有位客人坐定在某個餐桌,外場的P君站在門口邊的櫃台要拿客人要用的餐具,餐廳的玻璃大門是開著的,而當時餐廳的大型冷氣也開著……,於是N君對P君脫口而出地說出:「冷氣還開著,妳幹嘛把門打開?」

P君立刻語氣不悅地回說:「門不是我開的呀!」

當下,老闆娘N君意會到可能是客人剛剛推門進來忘了隨手關上……,不過衝突已經造成了,因為錯怪P君的話已經脫口而出了。接下來,大家忙著九點打烊前的清潔工作……,於是N君等到隔天早上在吃員工餐前,才能處理這件衝突。

 

有別於以往,N君這一次直接先說出「道歉」,接著才說明過程……,而不是先講了許多原因、理由,最後才表示道歉……,因此我覺得很好、很真誠。

接下來,我以餐廳顧問的身分表示,老闆娘在言語上得罪了員工,而她願意公開真誠道歉,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大家效法的。接下來,我表示這次衝突的原因,簡單來說就是「脫口而出」!

 

一句話「脫口而出」不見得就是壞事,例如某甲半夜發現房子失火了,他「脫口而出」地大叫:「失火了,大家趕快逃呀!」這是對的,也是適當的。不過,在一般的情況下,「脫口而出」確實常常會引起人際衝突。

我立刻聯想到幾個月前,有天早上N君從市場買了幾顆馬鈴薯回來,外籍助理L君拿去削皮後,發現其中有一顆的內部已經爛掉了,於是她「脫口而出」地對老闆娘N君說:「妳幹嘛買這種壞掉的東西……。」當下,N君聽了覺得既難過又委屈,因為她並非「故意」要去市場花錢買顆爛掉的馬鈴薯……,為什麼L君要那樣講?

上面這兩件「脫口而出」所引起的人際衝突,讓我聯想到奧地利的精神病學家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1905-1997)的名言:「人們在面對負面刺激與產生反應中間,是有時間差的,而這段時間就足以讓人思考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做回應,而回應的方式通常就代表著我們的成熟度。」意思是當我們遇到負面事件(刺激)的時候,記得要盡量拉長反應的時間,這樣才會有餘裕加以思考並拿出正確的態度,來面對(處理)問題。

當我再深入思考,發現Viktor Frankl的話,其實就是在闡述聖經在雅各書 1:19的教導:【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

當一個人要求自己【快快的聽】,他其實就是強迫自己不要說話並且冷靜下來,接下來,他除了可以仔細環顧衝突的場景,還可以知道自己當下是處在何種情緒之中……;經過了上述的緩衝,一個人的理性就容易站出來,接下來就比較容易說出合宜的話!

如果已經做好了【快快的聽】,接下來該如何【慢慢的說】呢?最適當的方式就是運用聖經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這樣,你們就不至於受上帝的審判(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 的法則……,於是在前一次的衝突後,我提醒L君只要對老闆娘說:「剛剛妳買的馬鈴薯,有一顆壞掉了。」這樣就好了,既傳遞了正確的訊息,也不會讓聽話的人心裡難過,而後面這種符合聖經教導的說話方式,也正是本餐廳從一個多月前開始進行「愛的提醒」的精神。

 

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我繼續舉例說明,例如爐子師傅在炒菜時,沒有把爐子前方的水龍頭關上,於是水一直流……,「脫口而出」的說法是「你幹嘛水龍頭都不關……」,不過符合聖經的說法是「請記得關上水龍頭。」

面對一張外帶的菜單,外場同仁拿給砧板師傅的紙盒數量有誤,「脫口而出」的說法是「你幹嘛少拿一個便當盒…」或是「你幹嘛多拿一個湯碗…」,不過符合聖經的說法是「便當盒少了一個,請補上」或是「湯碗多了一個,請拿回去」……,雖然兩者都是在溝通,不過效果有很大的差別。前者很容易擦槍走火,引起對方的反彈…,後者既可以傳遞正確的訊息,也不會讓聽話的人心裡難受。

如果拿上述原則來應用,當老闆娘N君發現「有位客人剛坐定在某個餐桌,外場的P君站在門口邊的櫃台要拿客人要用的餐具,餐廳的玻璃大門是開著的,而當時餐廳的大型冷氣也開著……」,當她先做好了【快快的聽】之後,她的理性會知道自己並沒有親眼看到是誰在冷氣開放中把門打開並且沒有關上,接下來,N君最合理的說法就是詢問P君:「大門是你打開的嗎?」

P君回答:「不是我開的。」

於是N君再對P君說:「請把大門關上,謝謝。」於是整件事情就落幕了,大門既關上了、冷氣沒有繼續外洩,兩人之間也沒有額外的衝突,這樣不是 simple and effective 嗎!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