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11月某一天早上我在廚房備料時,餐廳的小老闆N君問我說:我看了許多篇你PO在臉書上的故事,也看了你寫的「醫生也醫死」,發現裡面常常提到的“道謝、道愛、道歉、道別、饒恕”都是很好的,也是很重要的,不過我想問的是,這些事是不是要等到病人快要過世了,才能開始進行呢?因為我看那些故事中的主角,都是臨終前才做這些事,所以我會有這樣的疑問。
我聽了,覺得很驚訝,立刻說:完全不是這樣的,“道謝、道愛、道歉、道別、饒恕”其實都是人際溝通的重要法則,如果我們重新檢視,就會發現“前四者”,其實就是聖經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 的法則(做錯事了就道歉)(該肯定就肯定、該讚美就讚美)(接受恩惠就說謝謝)……,而饒恕則是另一個很重要的溝通法則,因為馬太福音6:14說:【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
這些源自於聖經的溝通法則,本來就可以天天都應用在人際間的溝通,至於那些故事裡的主角,為什麼要到臨終時才開始運用這些很棒的溝通法則呢?可能的原因有二;
第一個原因是他從未聽過這些法則,也就是從來都沒有人教導過他這些事,他完全不知道,所以從未做過,直到他罹患了末期疾病,醫護人員告訴他這些法則,他才趕在過世之前,努力去做;
第二個原因是他原先就知道這些法則,只不過他並不願意照著去做,一直到臨終前,他的自由意志才做了決定,要照著這些法則去行,所以他也是趕在過世前,努力去進行。
因為這兩個原因,所以妳才會在讀完故事後,以為這些美好的事,必須等到臨終前才可以做!
我繼續說:這些溝通模式,都可以增進人們彼此的了解,都可以讓雙方從中得到良好溝通所帶來的快樂,理論上當然是越早做越好!
聽完我的解釋,N君接著說:「餐廳大老闆M君的癌症已經漫延,醫師也說是末期了,前幾天我的大嫂去探望她,也跟她做了開示,後來M君跟我說,她都放下了,心裡已經沒有掛礙,也沒有想要再追求什麼了!我聽了,覺得好像有點道理,又好像有點怪怪的?所以想問問看你的看法。」
我說:M君的想法和心態,是很常見的,末期病人當中,大概會有七、八成的人,會有類似的想法,不過其中是充滿了許多矛盾的。我曾經花了許多時間,把它寫成了文章,先跟網友們分享,篇名就叫:『視而不見的矛盾』
C小姐,54年次,她在92年2月因為右側乳癌接受了乳房部分切除手術,隨後也做了完整的輔助性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到了93年12月,醫師為她做了全身骨骼掃瞄,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腰椎,於是醫師又為她安排了局部的放射治療,接著她開始服用抗賀爾蒙藥物,病情還算穩定,直到94年7月,電腦斷層檢查顯示癌細胞轉移到肝臟和肺臟,因此我再度為她做化學治療。
到了當年10月,她的病情再度惡化,癌細胞轉移所造成的肝腫大讓她覺得腹脹、無法進食,因此我收治她住院,打算做緩和照顧。住院期間,有許多朋友來探望她,C媽媽也幾乎是天天都來照顧她。
10/26早上查房時,我問C小姐是否對病情的惡化有所準備,C小姐說:「我是篤信佛教的,生死看得很開。」旁邊的友人和C媽媽也說:「我們都是藏傳佛教的信徒,對於死亡並無害怕。」
突然我想到一件很矛盾的事,於是我問C媽媽說:「妳說妳是信佛的,但是妳的行為卻和佛學思想完全相反呢!」
C媽媽疑惑地說:「我不懂你在說什麼。」
我說:「佛學的精髓是要引導人們理解世界本無、一切由心所生的真理,辦法之一是要人們知道「十二因緣」的理論。「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這「十二因緣」是一個雙向互為因果的結構:人人都會老死,這是因為有生的緣故,若無生,焉能有死?而生就是存在,就是有。任何現實的存在或有,都來至於人們對事物的種種執著的追求,是為取。而人們為什麼會執著不捨呢?是因為人們有「愛」,即慾望。人的任何慾望都是情感所領受的,而情感的產生又依賴感覺,即「觸」,觸產生於感官,是為六入:眼、耳、鼻、舌、身、意。此六入是建立在人的身心配合的基礎上,這就是「名色」(身是「名」、心是「色」)。而身心的統一又要靠「識」,識是識別、明瞭的意思,也就是人主觀意志的作用。人們正是受到主觀意志的支配「行」去管理周遭的世界,而這樣的過程又是來自於人的「無明」,也就是迷惑、無知。
佛家認為,如果人們掌握了「十二因緣」的道理,
自然就會認識到我們所面對的世界是「空無」、
我們存在於其中的社會關係是「空無」、
我們的思想意識也是「空無」、
我們的身體更是「空無」、
甚至於「空無」也是「空無」。
人世的一切既然都是「空無」,那麼人們又何必執迷不悟呢?也就是說,人們只有死時的涅槃才是進入極樂世界的唯一途徑。
一個人若想擺脫生死輪迴,進入無生也無死的涅槃境界,就必須守戒,消滅並放棄人的一切慾望、一切行為、一切人間的生活,透悟佛理,由世俗的「死」來成就永恆的佛果。
簡而言之,佛學的理論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也就是藉著行「道」,來消「滅」一切的「集」(也就是慾念),以脫離痛「苦」!
說得更白話一點,佛家鼓勵人們看破自身的一切、看破世間的一切,放棄任何追逐與尋獲的願望和行動。所以學佛的人理論上應該要出家、住在深山、雲遊四海,不管紅塵俗事,才能減少各種慾望,不是嗎?
也就是說,如果C媽媽真的要實踐佛學理論,就不應該來探望她、照顧她,當然更不該天天來,因為當妳看到女兒受到癌症的折磨、身心靈都承受痛苦時,妳就會憂愁、擔心、不捨、難過、傷心,加增了許多的愁「苦」,那麼不是離「滅」就更遠了嗎?
不來醫院探望女兒,眼不見為淨,還算是「滅」。來看了,一大堆的煩惱都來了,不是嗎?可是話又說回來,妳不來醫院照顧她,整天在家裡,妳還是會擔心,不是嗎?
這樣的場景是非常非常矛盾的,很像是我小時候聽過的故事,有一個人是以販賣各種兵器為生的,有一天他在市集上大聲地吹噓說:「我手上這枝矛是全天下最鋒利的,可以輕易地刺穿任何一個盾。」過了一會兒,他又拿起一個盾,吹噓說:「我手上這個盾是全天下最堅固的,可以抵擋任何一支矛的攻擊。」正當這時候,旁邊有一個人問他說:「你說你手上的矛是全天下最鋒利的,又說你手上的盾是全天下最堅固的,如果用你的矛來刺你的盾,不知道結果會如何?」此時只見那個賣兵器的人啞口無言、神色困窘!同樣的場景也像是有一個人,一輩子的生活目標是追求乾淨,但是他卻不斷地跑到泥沼中打滾,這樣一來,不是離目標越來越遠了嗎?」
我繼續說:「妳每天來醫院,不斷地勸妳女兒要「放下」、「看破」,這樣才能在面對死亡時,不會太痛苦。可是我每天都看到你來醫院,每天都看到你「放不下」、「看不破」,這樣的場景好像是作父母的不斷地要求子女要說實話,但是自己卻不斷地說謊話,這不是很矛盾嗎?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