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許多有關於我自己學習「認識情緒」、「面對別人的情緒」、「面對自己的情緒」……的經驗,算是一種補充教材,提供給學員當作參考,讓她們可以協助丈夫認識各種情緒的問題,例如先生回家後,對妻子抱怨公司裡的人事物,表面上是抱怨,其實冰山的主體可能包含著各種情緒,例如嫉妒、失望、沮喪、尷尬、沒面子、被忽視、想要得稱讚……。
我繼續表示,學員們一定要破除一個迷思,那就是以為自己的先生早已經是成年人,就應該懂得如何管理情緒…,其實真相是,一個人沒學過游泳,就是不會游泳!換句話說,年輕的媽媽在家裡,看到先生會隱藏情緒或是發洩情緒,不過它們並不等同於認識情緒、管理情緒,因為隱藏情緒或是發洩情緒就如同一個人原始的本能,不是 fight 就是 flight,並不是理想的模式。
我相信,做父母的都會期待孩子能夠「長大成熟」。「長大」一詞很容易理解,不外就是長高變壯,不過何謂「成熟」呢?我聯想到奧地利的精神病學家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1905-1997)的名言:「人們在面對負面刺激與產生反應中間,是有時間差的,而這段時間就足以讓人思考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做回應,而回應的方式通常就代表著我們的成熟度。」意思是當我們遇到負面事件(刺激)的時候,記得要盡量拉長反應的時間,這樣才會有餘裕加以思考並拿出正確的態度,來面對(處理)問題。
當我再深入思考,發現Viktor Frankl的話,其實就是在闡述聖經在雅各書 1:19的教導:【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
當一個人要求自己【快快的聽】,他其實就是強迫自己不要說話並且冷靜下來,接下來,他除了可以仔細環顧衝突的場景,還可以知道自己當下是處在何種情緒之中……;經過了上述的緩衝,一個人的理性就容易站出來,接下來就比較容易說出合宜的話!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能夠明白並熟練上述聖經的教導,他就會是一個「成熟」的人,他能夠了解、引導「情緒」,而不會讓「情緒」給綁架了!
接下來,我讓新學員H君講講話,她表示自己的婚姻生活很OK,如果有事孩子可以托給爸媽或公婆照顧,自己還可以去參加馬拉松路跑,夫妻溝通也都OK……。講完上述內容後,H君特地提到她先生很抗拒去看牙醫…,於是H君打鴨子上架地直接打電話到牙醫診所幫他預約(先撥電話,接通後,然後突然把話筒交給先生…),結果雖然先生有去看了牙醫,不過臉色很難看……。
於是我延續前面有關「情緒」的話題,我請H君認真思考先生「不願看牙醫」此一行為背後的原因(冰山的主體);剛開始時,她想到的是先生「怕花錢」,接下來想到先生可能是在「逃避問題」……,最後她想到,先生很可能是處在一種「無奈」的情緒中,因為他的牙齒始終看不好。
我回應說:「很好呀,妳能看懂先生冰山的主體,這是第一步,接下來,如果你能夠幫助他處理「無奈」的情緒,那就更上一層樓,你就更像先生的【幫助者】了。
妳原先的處理方式,只解決了『事情』,不過卻忽略了先生的『心情』。這樣的溝通模式有何缺失呢?舉例來說,如果你遺失了一個具有特殊意義、心愛的首飾,找了半天都找不到,心裡充滿著『懊惱、難過、捨不得、生氣…』情緒,這時候先生對妳說:『我去買個一模一樣的給你!』難道事情就全部解決了嗎?真相是,『事情』(東西)是解決了,不過妳的『心情』(情緒)還在呀!如果先生補上一句:『東西都花錢買給你了,你還在那裡不高興什麼?』妳又會覺得如何呢???」
於是我勉勵H君,下次繼續來上課,可以學到更多幫助先生的方法。
另一位學員W君提到,先生在家裡,常會因為很小的事情(小孩的事或是妻子的一句話),而突然爆怒……。聽到這裡,我猜想W君的先生其實是很典型的男人,因為在他的思考體系裡,「生氣、憤怒」是男人在面對情緒(特別是感到無力、脆弱)時,唯一擁有的情緒!於是,我鼓勵W君,可以從這個角度切入,多幫助先生。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