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工作坊(五之八)(如何面對失落)

分享這篇文章:

看過了上面的文章,我要先對作者按讚,因為她觀察得非常用心、仔細,才能寫出如此深入人心的文字。不果我想要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這個故事。

首先我想問的是,小男孩愛他自己嗎?我想網友們一定會認為這是廢話,看到漂亮的食物照片,他想吃就吵著一定要吃到,想要立刻得到滿足,他當然是很愛他自己呀!

其次我要問的是,媽媽愛小男孩嗎?我想網友們也一定會認為這是廢話,她不僅願意花錢買蛋糕,還不顧形象、三番兩次地去ㄠ店員,想要讓孩子立刻得到滿足,她當然是很愛小男孩呀!

再來我要問的是,身材矮胖的中年大叔愛小男孩嗎?這個問題,我想網友們可能要稍微思考一下了……,

經過了一番思考,我想網友們大多數應該會同意他是愛小男孩的,否則他不必花時間、費唇舌,只要直接把這一對”沒有禮貌” 的母子給請出去,事情就結束了,不是嗎?

最後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小男孩、媽媽和中年大叔都愛小男孩,結果卻只有後者的方式有效呢?

這個故事不禁讓我想起以前我還在醫院工作時,醫護團隊每天在做的工作,就是協助癌症末期的病人和家屬,如何去面對”死亡”。當時,我心裡就隱隱約約有個想法,那就是如果我們把”如何面對死亡”的議題弄懂了,那麼在面對生命中其他的問題時,應該就會比較容易了,因為死亡畢竟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最大敵人,更甚於一切的挫折、失敗、失望、失落……。

依照聖經的教導和上帝的啟示,我們找出的模式如下圖:

依據這個簡單的圖形,我勉勵醫護團隊記住,要協助病人或家屬處理靈性需求或問題的第一步並不是說教、提建議、要他這樣做那樣做,而是先安靜地傾聽,了解他在表達什麼;有了傾聽(了解),我們就容易接納(同理)他,這是第二步。這第一、第二步是每個人都能做、也做得到的,只要下定決心;

接下來的第三階段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的,如果不熟悉或是自己也沒有答案,那麼只要停在第二步就好了。

如果我們自己有答案或是方法,那麼我們可以進到第三階段,試著引導(指引)他,目標是做出一些正確的改變。

第三階段應該是靈性照護當中,最困難的部分,許多學者專家曾經提出許多理論和見解,包括生命回顧、四道人生(道謝、道歉、道愛、道別)、意義治療法等,7C團隊也在照顧眾多癌末病人的過程中,運用聖經中的真理找到許多實用的法則,例如認錯悔改(所有關係重建的起始點)、就事論事(加害人/被害人雙重角色)、關係的重建(饒恕/被饒恕的重要)、實話實說的運用(病情告知)、愛是永不止息(用愛來面對生離死別)、愛惜光陰(時間的不可逆性)、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尊重對方的自由意志)、凡事要付代價(靈性傷口癒合的過程)、不求自己的益處(家屬/照顧者該有的態度)、人性是共通的(知己知彼)、放下驕傲(接納自己需要別人照顧的現況)……。

不同的個案會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提供靈性照護的人員也不能墨守成規,必須很靈巧地運用上述的法則,才能提供個別化的解決方法。當然這個階段不是我們能獨自進行的,因為病人和家屬擁有完全的自由意志,如果他們不願意接受引導、不願做任何改變,我們也只能因為愛他們的緣故,忍耐他們的決定並且希望他們有一天會願意聽從引導;

第四個階段就是病人或家屬開始做出一些正確的改變(成長),於是原先破裂的各種關係能夠被修復,包括人跟造物主的關係、人跟其他人的關係、人跟自己的關係以及人跟物質界的關係,此時人們就會感受到靈性上的滿足與快樂,那就是所有人都樂於見到的結局。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