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 vs 事情(下)(凡事盼望的奧秘)

分享這篇文章:

”事情”就被圓滿地解決了,其實也意味著原先破裂的各種關係能夠被修復,包括人跟造物主的關係(有一天小男孩長大之後,無意之間讀到我寫的這篇文章),可能會明白原來那位中年大叔當初陪伴他的過程,就是依照聖經的教導,他體會到上帝的法則很棒,於是他想要跟天父上帝成為好朋友)、
人跟其他人的關係(小男孩跟媽媽的關係、媽媽跟店員的關係)、人跟自己的關係(小男孩發現自己是可以長大成熟的)以及人跟物質界的關係(小男孩跟巧克力蛋糕的關係),此時所有參與在其中的人們就會感受到靈性上的滿足與快樂,那就是所有人都樂於見到的結局。

 

寫到這裡,我先下一個簡單的結論:當我們想要解決一件複雜的事情(也就是理性與感性糾結、理智和情緒纏繞)時,天然人的作法(也就是我以前數十年的認知,和小男孩以及他媽媽一樣)是直接想要解決”事情”(看的見的),結果幾乎都是失敗的,接著就是生氣、怒火中燒,再來就是大聲說話、口出惡言,於是原先的”事情”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節外生枝,造成更多問題……。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種天然人的作法是違反聖經教導的,正確的作法就是如附圖,按部就班地走第一步(傾聽、了解)、第二步(同理、接納)、第三步(引導、指引)、第四步(成長、改變),如果要再更簡單一點來記,那就是先處理”心情”(看不見的),再來處理”事情”(看的見的)。

再接下來,我要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故事。前面已經提過,為什麼小男孩、媽媽和中年大叔都愛小男孩,結果卻只有後者的方式有效呢?因為只有中年大叔對小男孩的愛,是符合聖經歌林多前書13:4—8 “愛的真諦”:【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魯莽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當我們仔細地分析,中年大叔對小男孩做出”愛是恆久忍耐”(忍耐小男孩和媽媽在咖啡店裡的胡鬧),
”又有恩慈”(他蹲下身,捱在小男孩身邊,用很溫柔的語氣跟小男孩說話沒有立刻把他們趕出去),……
”愛是不自誇”(沒有說出自己小時候是多麼的有禮貌、有教養),
”不張狂”(沒有因為自己開店多年、閱人無數,因此嘲笑媽媽和小男孩是如何地沒有禮貌),……
”不求自己的益處”(沒有為了要避免咖啡店裡的其他顧客受到干擾,而將母子二人請出店外),
”不輕易發怒”(沒有立刻發怒把母子二人趕出去),
”不計算人的惡”(沒有計算媽媽對店員的不禮貌),
”不喜歡不義”(沒有隨便說個謊,欺騙小男孩),
”只喜歡真理”(男子喚住母親,從櫃檯上拿了張名片,客氣的說:「這位媽媽,我答應小朋友下次來有巧克力吃,為了不讓他失望,能否請妳來店前,先打個電話給我們,我們好為你們先保留。這樣就不會讓小朋友因為失望又難過的哭了。」中年大叔真的愛小男孩,不是虛應故事而已!),
”凡事包容”(花時間去處理這對母子的不禮貌,可能會影響不少咖啡店的生意),
”凡事盼望”(他問小男孩:「你有想要長大嗎?」)……。

當中年大叔照著“愛的真諦”的教導去做時,天父上帝就賜下一個應許,那就是“愛是永不止息 Love never fails !”, 也就是結果一定會成功,一定會有美好的事發生。在這個故事裡,美好的事就是小男孩大聲地對著媽媽說:「媽媽,我今天不想吃蛋糕了。我要上大班,下次再吃巧克力。」

寫到這裡,我不僅再一次體會到“愛是永不止息 Love never fails !”是千真萬確的,我還學習到” 凡事盼望”的力量,也就是說對一個人有所”期待(期許)”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力量,當中年大叔對小男孩說出:「你有想要長大嗎?」我相信,這一個合理的”期待(期許)”對小男孩而言,是個莫大的鼓舞和激勵,使得他當場就很認真地說:「有!我明年要讀大班。」

想到這裡,我深深地明白,當我們”不愛”某個人的時候,我們除了冷漠、不關心、無動於衷之外,我們也不會”期待(期許)”對方會變得更好!相反地,當我們合理地”期待(期許)”對方會變得更好時,我們是很”愛”對方的。這樣的觀念,又再度跟以弗所書4:15的教導:【我們要以”愛心”說誠實話】所衍生出來的三明治說話方法,產生重要的連結,因為三明治說話方法首先是肯定並讚美對方……,接著實話實說地指出對方的錯誤……,最後再一次肯定對方並說出自己的”期待(期許)”。當對方聽完這樣的三段話,他除了聽到了自己所犯下的錯誤,他還大量地感受到發話者對他的愛(肯定並讚美),特別是最後的”期待(期許)”,於是他的理性便很容易站立起來,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以上是我學到的寶貴功課,真希望網友們,特別是為人父母的在對待孩子犯錯時,拿去試試看,我相信一定會有美好的事發生。

全文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