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說了一句話(上)(同事立刻離職)

分享這篇文章:

106年餐廳初五開市後,生意很好,於是大家都很忙碌。隔了三天是週六,是餐廳常規性忙碌的日子,我發現外場的Q君沒有到班,我心裡有點納悶,因為餐廳員工的管理規則裡面有規定,假日是不得請休假的。

在員工餐快結束時,其他人都離席了,餐廳的小老闆N君跟我說:「昨天晚上生意出奇地好,外場非常忙碌,我看到Q君動作不夠快,於是我對她說:「又不是在參加選美,妳動作可以快一點嗎?」可能是這句話得罪了她,讓她很生氣,所以她今天就沒來上班了!」

我聽了,回應說:「原來如此。」心裡的OS是「聖經在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或作”是從惡裡出來的”)】。果然是千真萬確的,N君只不過是比“我希望妳動作快一點”,多說了一句話「又不是在參加選美!」就讓一位已經工作了一年多,平常表現還OK的員工很不爽,當天晚上就退出了餐廳同仁Line的群組,隔天立刻就離職了。」上面這一段想法,我並沒有立刻跟N君說,因為當時心裡的直覺是“再看看吧!”

過了兩天是週一,也是餐廳比較清閒的日子,在吃過員工餐後,N君召集大家講話,她先問大家有沒有Q君的消息,同事們面面相覷,接著她就把幾天前她用話數落Q君的過程講了一遍,她補充說:「其實Q君並沒有什麼經濟壓力,每天晚上九點餐廳下班回家後,還得煮宵夜給老公吃,而且她家裡的外勞也表明自己是照顧她婆婆的,連Q君吃完宵夜的碗也不肯幫她洗,所以如果Q君不來我們餐廳上班,對她而言可能是好的。」

我聽了,沒說什麼,不過心裡的OS是:「這番話,還是超過了【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的範疇,好像是在為自己先前不當的言詞辯護,並不是最理想的溝通模式。」

接下來,N君說:「昨天週日晚上,生意很好,於是我特地找來我讀國二的兒子來外場幫忙。因為他並不熟悉我們的作業流程,有一張要外帶的菜單出現後,他多拿了一個餐盒給砧板師傅,沒想到砧板師傅用不客氣的態度,把那個多出來的餐盒硬是一直擺在準備台上,非得要等我兒子自己發現錯誤後來拿回去。我兒子是來幫忙的,心裡當然不高興。我希望以後發生類似事件時,砧板師傅可以直接說出問題,例如:「餐盒多了一個,請拿回去」,或是不用說而是直接把多出來的餐盒拿起來就可以了……。」

聽到這裡,我心裡的OS是:「N君期待砧板師傅對待她兒子的方式,不就是【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多了一個餐盒就說多一個餐盒)(要對方拿回去就跟對方說拿回去)的法則嗎!」

過了幾秒鐘,我發現大家的氣氛有點尷尬,N君大概也察覺到了,於是她問大家還有沒有什麼問題,否則就要結束開會了。

我覺得是時候了,於是我說:「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在職場裡,每天都能夠快樂地工作,不過為了要達成這樣的目標,我們每個人就必須遵守一些規則。這就像是在高速公路上,每天有幾百萬輛車要南下北上,大家都希望能夠平安、快速地到達目的地,所以大家必須遵守交通規則,才能達成此一目的。如果有人我行我素、任意違反規則,那麼結果一定是交通混亂,大家都受害,都變得不快樂。

同樣的道理,在職場裡每天無數次的人際溝通當中,最重要的規則,從我的眼光來看,莫過於聖經在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或作”是從惡裡出來的”)】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的法則。

為什麼聖經要強調【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若再多說,難免受審判)】呢?因為在人際溝通中,所使用的話語,如果超過了【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的範疇,那就很可能會變成“冷嘲熱諷、拐彎抹角、罵人不帶髒字……”,於是就跨越過了“論斷”的紅線,而“不可論斷”是天父上帝對人們的教導中,最重要的一條規則,違反了它當然會有不好的後果,當然會受審判,這就像是在高速公路開車,違反了交通規則,當然會收到紅單,是一樣的道理。

二十多年前,我剛到當時的省立新竹醫院服務時,就看過一位當時的住院醫師Y君,因為某件事出言指責一位護理師,他說:「連這件事妳也不會,那妳是不是只會吃飯!」結果這位護理師的老公也是一位醫師,隔天立刻從南部殺上來,對著Y醫師興師問罪,場面弄得很難看。如果Y醫師願意照著聖經的法則,說:「某某護理師,剛剛我發現有一個照顧病人的護理技術,你還不熟練,我希望妳能儘快學會。」大家可以推想,結果必定是平安而溫暖的。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