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vs 困擾

分享這篇文章:

110年4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中年案主A君已經來協談過多次,主訴是A君夫妻花了許多時間關心兒子,不過兒子卻經常表示「沒有愛的感受、不想關心家人、覺得沒人愛他、常思考『沒有神』(會不會一切都是假的、下一秒全部消失)、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情緒、講不出自己的想法……;

A君夫妻跟他聊學校每天發生的事、想了解他的想法,他覺得不痛不癢。A君曾經用兩個月、每晚單獨跟他在客廳聊天,想要經營父子關係,不過都沒有效果……

 

特別的是,A君兒子在學業上表現非常好,國小國中幾乎都是第一名,高中也考上第一志願。在各方高手雲集的高中班上,他仍舊是名列前茅!

 

由於A君已經信主多年,因此我跟他分享聖經雅各書 1:19的教導:【你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也就是所有看得見的問題都是「冰山的一角」,如果只想快速地解決後者,結果通常不理想,因為水面下的部分很快就會浮起來,也就是問題、衝突日復一日地出現。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是藉著【快快的聽】(認真聽、仔細想),找出「冰山的主體」,才有可能「完整地」解決問題,而這樣的過程必須花時間、有耐心……

 

經過深入協談,我知道A君是在一個嚴格管理(斯巴達教育)的家庭中長大,凡事講求規則、賞罰、紀律…,不講愛、不重視關係…;這樣的成長過程,造成A君在職場上冷靜、穩定、抗壓性強(理性能力非常強),不過在跟家人的親密關係中經常發生衝突(感性能力非常弱)。在我循序漸進的說明下,A君逐漸地更了解自己……

 

當週協談中,A君表示他前幾天再度跟兒子深談,他對兒子表示「你是很好的孩子、各科都在TOP-5。爸爸今年的目標是想要增進父子關係,原因是當一個人進入社會後,90%以上的痛苦都是來自於不良的親密關係。

台灣的教育體系,獨尊「智育」、完全缺乏「群育」;爸爸小時候,隔壁有許多鄰居(小朋友、大叔、大媽…),所以可以輕易地建立人際關係。在現代,人際關係都在網路上(遊戲中)……」

兒子:「你覺得我哪裡有『問題』?」

A君:「你的朋友太少,交朋友有3個指標,速度、廣度、深度……,當你關心一個人,你應該會想要多知道對方而非冷漠以對……」

兒子:「我比較想要討論存在的意義,我想要被了解…」

A君:「今天談到這裡,下一次我要討論愛的定義、什麼叫關心…」

………………

聽到這裡,聖靈突然賜下靈感,我想到「問題 vs 困擾」,因為前者通常等同於「我有問題、問題出在我身上……」,而後者則是代表「我遇到一些事情、我需要幫助……」。

我還聯想到網路上的一則文章:「是壞孩子,還是受了傷的孩子?—-從美國『創傷知情學校』談起」,內容摘要是:

在美國加州,有一群老師正在接受關於兒童創傷(Trauma)的相關課程,這些課程教導老師理解孩子表現出的那些「壞行為」—-像是情緒失控、推打同儕、搗亂上課秩序、不參與課程活動……等等──這些行為,可能都是孩子過去創傷經驗的後果。

「當孩子上課不參與、把頭靠在桌上、整個人情緒緊繃時,如果你理解孩子可能發生了一些事情,你就不會覺得孩子的行為是針對你而來。」一位參與訓練的老師說。

這是美國的「創傷知情學校」(Trauma-Informed Schools)—-整間學校的人員接受關於創傷的訓練、理解孩子的脫序行為可能是來自過去受創經驗、老師們改變教學方式、管教方法來防止孩子再度創傷 (Re-traumatize)、整間學校人員一起建立一個讓孩子身心都感受到安全的環境。

美國已經有許多學校成為「創傷知情學校」,而美國麻薩諸塞州與華盛頓州更是在推廣全州內所有的公立學校都成為創傷知情學校。

 

在創傷知情學校裡,老師面對孩子失控行為時,不直接處罰,而是了解孩子、幫助孩子感到安全。一旦孩子感到安全(身體與心理上都覺得安全),覺得周遭沒有危險,孩子就能關閉「攻擊或逃跑」的危機備戰模式,回到冷靜、能夠學習的狀態。

美國UCLA醫學院的教授Joyce Dorado在一場給學校老師的訓練中說:「如果今天這場訓練你只能記住一件事情,那應該是以後當孩子出現問題時,請你心裡想著『你發生什麼事了?』(What has happened to you?),而不是問『你到底哪裡有問題?』(What’s wrong with you?)」

………………

從表面上來看,A君兒子在學校裡的學業表現卓越、似乎跟上述的「壞行為」扯不上邊……,不過我深入思考,孩童時期的重大變故(親生母親過世)所造成的創傷(Trauma),很可能導致他在家庭裡「親密關係的建立」出現障礙(困擾)!

 

我告訴A君,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中,常問問題的學生通常會被同學和師長貼上「問題學生」的標籤,於是就「不被了解、覺得孤單、被稱為孤僻、怪胎、不合群、異類…」

我更看懂,A君兒子的困擾比起前述那些在學校表現出「壞行為」的學生,其實更加不易被看懂、了解……,因為他學業成績非常卓越,師長根本不可能注意到他內心的創傷!

 

我靈機一動地告訴A君,當他跟兒子談話、先提到兒子的學科成績非常Top時……,他跟兒子之間就成了「空間中不相交的兩條線」(原因是A君跟兒子談話的內容,幾乎都是出於「理性的思考」,而兒子最想要的應該是「感性的需求」)!

我想到一個場景:在市場的水果行中,賣相正常的蘋果一斤賣90元,旁邊卻有模樣奇怪、外表不討喜的蘋果一斤要賣200元……,請問有人會買嗎?

 

我的理解是,在這個世界上,越是特殊的人、越是不易被他人了解(例如現代電腦(計算機)之父「圖靈」、提出地球是圓形的「哥白尼」……),結果通常是被長期不當地對待、悲悲慘慘地過一生。

 

協談最後,我勉勵A君,如果他想要避免悲劇、想要跟兒子的「兩條線」有所「相交」(有交集、有共識)其實不難,只要按照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A君可以對兒子說出以下3句話:

「我其實不了解你…」

「我很關心你…」

「你可以(願意)幫助我多了解你嗎?」

 

離開診間時,A君表示他願意照著去做,至於結果會如何,必須留待下回分解,不過我心裡想到的是天父上帝在聖經的應許「Love never fails 愛是永不止息」!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