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職場團契49(解決衝突與談判:如何達成共識)

分享這篇文章:

109年9月23日早上7:00,是「商業職場團契」第49次聚會的日子。在做過禱告、唱過詩歌後,輪值主席K君引導大家繼續觀看一套企業管理學的教學DVD,標題是「贏在扭轉力」,作者是「孔毅」,是位基督徒。當天的主題是「動力」的第5篇,題目是:「解決衝突與談判:如何達成共識」。

 

講者提到:「談判是一門藝術,在化敵為友的過程中消滅了敵人。

談判就是,當雙方面有利益衝突時,或想法不同的時候,經過反覆的溝通、協調,努力捍衛共同的利益,並且達到共識。

在十倍速的時代,談判是工作力和領導力必須學會的一門功課 。

談判中,對人要尊重,對事要嚴厲。

談判中要注意細節,簽約只是執行談判內容的開始 。」

 

講者提到當年他代表某個美國公司要跟某個日本企業談合作,前者的強項是設計、後者的強項是製造,沒想到經過一段時間、談判毫無進展……,講者發現日方的某位高階代表對於任何提議都表示反對!

後來,講者邀請該日方代表一對一地談話,對方終於講出「覺得合作案如果成立,就代表他一輩子的心血會被拿走,他覺得心有不甘……」,接下來,講者表現出「同理、接納」的態度,並且表示他帶領的團隊成員也有類似的心結……。

經過此一「一對一的溝通」,該日方代表不再為反對而反對,因此合作案很快就談成了……

 

動腦時間:

 

  1. 談判的目的是為了化敵為友、達到雙贏,請分享你的看法 。
  2. 在生活與工作中談判無處不在,請舉例說明 。
  3. 請談談你的談判經驗,試著對照講者所說的四大技巧 。

在聚會前,我已經看過一遍教材,講者提到的想法,就是一般企業管理學會提到的內容,不過因為在職場團契聚會的契友都是基督徒,大家都已經很有默契、凡事都用聖經來作檢視,所以我發現,不管是「解決衝突」、「談判」、「達成共識」……,其實本質上都是某種形式的「人際溝通」,而我相信人是上帝創造的、聖經就是人類一切問題的說明書,

所以針對這個議題,雖然講者提到「談判是一門藝術」(意味著大家可以各憑本事、各說各話…),不過我倒是認為「談判」既然是「人際溝通」的某種形式,因此聖經當中有關「溝通」的教導都可以派上用場,例如雅各書 1:19:【你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各書 5:12:【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 的法則、歌林多前書13:4—8 “愛的真諦”:【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自私),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愛是永不止息(Love never fails)】

……;

換句話說,在我眼中,「談判」是有SOP的(正如上述聖經教導),而不是如解讀藝術般地可以各說各話、變來變去。

 

前述講者的談判成功經驗,裡面就是應用了【你們要快快的聽…】,去思考對方不斷地反對其實只是「冰山的一角」,講者願意花時間、傾聽對方的心聲,於是可以看懂「冰山的主體」……,接下來給予「同理、接納」,對方自然會感受到講者的善意(愛的一種形式),而愛是永不失敗的(Love never fails),於是結果一定會成功,一定會有美好的事發生。

 

接下來是討論時間,既然講者提到「在生活與工作中談判無處不在……」,於是我特別請開設生命禮儀公司的C君先發言,因為就我所知,C君幾乎天天都在跟喪家「談判」,他的經驗應該非常豐富,值得其他契友學習。

 

C君舉最近的一個喪家為例,死者剛信主不久就過世了,家屬將遺體用冰箱暫放於鄉下的家裡面。大兒子希望父親能夠用基督信仰的方式來辦理告別式,二兒子沒有意見,不過在協商現場還有幾位所謂的「宗親」;這幾位「宗親」說話非常不客氣,一開始就對C君嗆聲「給你們辦都很貴啦、你們不是當地人不會辦啦、往生者是我們的宗親我們當然要插手幫忙……」

 

聽到這裡,我心裡的OS是:「遇到這種多頭馬車、地盤觀念強大的喪家,這種錢太難賺了、要賺也太辛苦,乾脆打退堂鼓,把案子推掉!」

………………

C君繼續表示,他原先也不是很想接,不過因為受到大兒子的請託、希望父親的基督信仰能夠被眾多住在鄉下的親友看見,因此C君先忍耐著少說話、先認真地聽出那幾位「宗親」在大聲放話的背後,究竟在想什麼?

當然,以C君豐富的經驗很快就看懂,關鍵就是一個字「錢」,「A宗親」想要賺棺木的差價、「B宗親」想要賺搭棚架的錢、「C宗親」想要賺告別式花材的錢……

 

弄懂了上述「冰山的主體」之後,C君面臨一個抉擇,要不要花心力去做一件利潤很少的案件(只能收取若干服務費、其他利潤都被「宗親們」搶走……)?

C君還想到,要不要強硬地逼迫大兒子表態,「有你無我(全部讓「宗親們」辦理)或全部讓C君公司辦理、兩者擇一」……

 

最終,C君顧念大兒子「希望父親的基督信仰能夠被鄉下的親友看見(等同是傳福音)」、顧及小兒子住在當地每天都會跟「宗親們」碰面(一旦關係搞砸見面會很尷尬…),於是「忍耐地」讓那些「宗親們」拿走各種有利潤的項目,C君則是協助收拾殘局(例如原先搭的棚架會漏水,於是C君找人來補強…),並且把告別式的內容做好,讓喪家和親友清楚地知道死者的靈魂已經藉著耶穌的救贖,得以回到天上的家……

………………

聽過C君的分享,讓我很感動。跟講者所提的不同,C君的「談判」並非以「賺錢」為目標,而是以「讓人有機會聽到福音」、「幫助喪家處理悲傷完成喪禮」為最高指導原則,過程中多次實踐聖經教導,例如【快快的聽…】、【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以上就是第49次聚會的部分實況,至於其他精彩的過程,就請有興趣的商場基督徒一起來親自體驗。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