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自己作主(下)(媽媽請你要忍耐?)
上面的實例告訴大家,善終常常不是病人自己可以做主的,這一點可能是大多數網友們原先不知道的,就跟瓊瑤女士、平鑫濤先生一樣!接下來是第二個故事,標題是「媽媽請你要忍耐?」:101年11月9日星期五早上,在查房前我照例先看一下 […]
上面的實例告訴大家,善終常常不是病人自己可以做主的,這一點可能是大多數網友們原先不知道的,就跟瓊瑤女士、平鑫濤先生一樣!接下來是第二個故事,標題是「媽媽請你要忍耐?」:101年11月9日星期五早上,在查房前我照例先看一下 […]
我們期望醫療委任代理的制度,能夠更加寬廣地列出代理人應負的職責。我們更期望醫療委任代理人,能及早與病患釐清理念、達成共識,兩人觀念一致,那麼代理人所做的決定,才是真正對病患好的決定。再一次強調,代理人所做的,是「捍衛病人
2017年08月01日媒體報導,瓊瑤與皇冠出版社創辦人平鑫濤結縭38年,她早前為平鑫濤失智後的照護問題與平家子女鬧翻,決定交出平鑫濤的照顧權,並將看護丈夫的心情寫成新書《雪花飄落之前─—我生命中的最後一課》,交給天下文化
前面提過,孩子的生命經驗有限,抽象思考的能力也有限,因此要跟孩子談論死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接下我要引用前面提過彭月枝輔導員在「那一天我們去看你」一書之中,有關「該如何讓孩子面對死亡」的內容: 傳統上,一般人總認為小孩
如何跟孩子說再見(十)(Love never fails) 繼續閱讀
死亡,以及它所帶來的分離,是大多數人一輩子都無法處理,卻又必須面對的課題。我相信人是上帝創造的,而聖經就是人類一切問題的說明書,所以我相信聖經中一定有著完整的記載和教導。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聖經中一個完整的例子,那就是耶穌自
「當時癌細胞快速蔓延,醫生跟我們解釋他的時間不多了,所以我們目標只能放在讓他舒服一點。」 媽媽回憶:「知道醫生最後的建議後,我調整自己的心情,走進諾蘭的病房。他正坐在椅子上用平板電腦看Youtube頻道。我坐下來,把頭靠
經過了上面許多事,我個人的心得是,”分離”就像是人與人的關係產生了一條很深的鴻溝,”生離”是這條溝還看得見底,”死別”則是看不見底了……;面對這樣的困境,我們需要一個一定會成功的方法,那就是聖經歌林多前書13:4—8 “
多年前,我曾經照顧過一位年僅十一歲的腦癌末期C君。理論上十一歲的癌症病患應該住進小兒血液腫瘤科病房,不過醫院當時並沒有這類的小兒科醫師,而當時的小兒科主任也希望病患由我收治,所以C君就成為我的病人。對於我而言,要照顧一個
寫到這裡,我想起大約二十年前,我曾經照顧過一位三十八歲的C女士,她原先在某科技公司上班,後來罹患末期肝癌,最後找我收治。由於生病的緣故,C女士變得非常消瘦,全身發黃,腹部腫脹,身體的形象和生病前有很大的差異。在住院期間,
聽過F君的神奇之旅,我發現愛是永不止息(”Love never fails”)真是好用,它竟然可以幫助抽象思考能力還不成熟的孩童,正確地面對”一般的分離”。如果我把它推衍,將它應用在”極致的分離”(那就是死亡),應該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