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情綿綿
106年5月份某一天早上在吃員工餐時,A大廚再一次提到他今年讀大二的小兒子,想要轉換科系並加入產學合作一事,於是大家就聊到人的一生中,有許多重大的選擇(決定),必須自己去做。A大廚有感而發地表示當年他在台北學習廚藝完成後 […]
106年5月份某一天在網路上面,看到一個有趣的標題「決策疲勞Decision Fatigue 經過一連串的抉擇後,你的判斷力就會逐漸失準!」作者是楊修,內容摘要如下: 美國San Diego State Universi
106年5月份某一天在臉書上面看到一則有關心理學的報導(作者:林庭安),標題是:「櫃姐一推銷,不小心就刷卡結帳?不是你腦波弱,而是被心理學操控了!登門檻效應 Foot In The Door Effect」,我覺得很有趣
106年5月份某一天吃過員工餐後,小老闆N君召集大家開會,要討論前一晚(週六),出菜速度不夠快的問題。會議一開始,小老闆就說昨晚比較特殊,來的客人都是兩三個、兩三個的來,所點的菜多數是炒飯、炒青菜、一個湯、一道煎蛋……,
106年5月份某一天早上在廚房工作時,D廚師做了一道“小魚乾炒蛋”。我聽到內場的領班A大廚對D廚師說:「這些小魚乾,今天一定要換個方式料理,讓大家把它吃光!」我在一旁聽了有點納悶,於是問A大廚為何那樣說?他說:「這些白色
上面的故事,是我個人的親身經歷,不過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議題是:「如何做抉擇?」我先前寫過許多文章,跟大家討論”自由意志”,一個人如果從小就好好操練”自由意志”,那麼他通常就會有能力去約束自己肉體上的不當慾望,也就是當他在面
為了對”死亡”有更清楚的認識,為了協助許多癌末病人面對生命終點,也就是”死亡”,所以我想要更了解”人性”,我打算從科學的層面來著手,於是我想要去美國進修”心理諮商”。我還記得,當時的我不僅跟妻子一起去補習託福,還刻意地改
其實知識的教導並不難,最困難的是態度的改變。一位護理師可以戴上口罩,面無表情地走進病房,更換完點滴瓶之後,頭也不回地就走了;她也可以走進病房時,臉上帶著微笑,和病人打聲招呼,在更換點滴瓶的同時,問一下病人昨晚睡得好不好、
這種情形,實在是和我原先所在的醫學中心有天壤之別;在那裡,病患的教育水準和經濟條件都比較好,可以聽懂醫師精闢的病情分析,可以配合做各種治療,而且病程通常是在早期或中期,因此醫師可以選擇的方法很多,甚至於還可以加入各種正在
106年5月初,妻子倩婷在臉書PO文:最近因為某些原因碰到 #美國夢 這個話題,回想起韋至信與我差點就在2000年去美國留學,話說1998還是1999(我忘了),韋至信不知道哪根筋不對,計畫要在2000年去美國進修心理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