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教育(五)(做父母的責任)
場景拉回家庭聚會中,我實在是對於今年才小五的L君的心智成長感到驚訝,於是我繼續給她更多發表看法的機會,我問她:妳除了發現小朋友有些比較聽話,有些問題比較多之外,你還看到什麼讓妳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嗎? 她說:小隊長和小隊輔 […]
場景拉回家庭聚會中,我實在是對於今年才小五的L君的心智成長感到驚訝,於是我繼續給她更多發表看法的機會,我問她:妳除了發現小朋友有些比較聽話,有些問題比較多之外,你還看到什麼讓妳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嗎? 她說:小隊長和小隊輔 […]
105年8月份某一天在吃過員工餐後,外場的N君跟我說:我現在正在處理一件我跟女兒十幾年前的衝突事件。我聽了,驚訝地說:是什麼陳年的恩怨呀!她說:十幾年前,有一次我在盛怒之下,拿衣架痛打了我女兒一頓。 我好奇地問:都已經過
想要正確、有效地處理悲傷,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聖經在歌林多前書13:8的教導:【愛是永不止息(”Love never fails”)】。具體的作法就是用語言或行動,來表達出對對方的愛,例如在親人臨終時,或是剛過世時,家人
第三幕 旁白:L婆婆的媳婦在與韋醫師會談結束返家後,將此事告知她先生,L先生隨即…… L先生:爸爸!你是不是很想念媽媽、很愛媽媽? L爺爺:(點頭) L先生:爸爸說出來! L爺爺:是! L先生:大聲點!我聽不到! L爺爺
場景拉回來餐廳,我跟N君說:妳當時只有五歲的女兒,她莫名其妙地被妳打了一頓,心裡當然受傷,所以她才會在十幾年後,看到類似的場景,生氣地問妳為何沒有同樣地揍弟弟。知道了這件事,妳做了什麼樣的處理呢? N君說:我有跟她道歉呀
我繼續說:當妳發現孩子們容易在大人們心情低落時,特別喜歡搞笑,像個小丑一樣……,其實就意味著他們不知道如何去面對“負面情緒”(不管是父母的,還是自己的),這就是做父母的應該教導的,否則有一天,他們很可能會跟我在醫院的同事
說到這裡,N君突然說:前幾天我跟兒子一起看了一部卡通片,名字叫做“腦筋急轉彎”,其實它的劇情只是個簡單的故事:『小女孩到新環境適應不良→想逃回原本的家→最後跟家人講開了』,不過片中的主角卻是小女孩的各種情緒(喜怒哀樂),
105年10月某天聯合報新竹報導:寶可夢遊戲熱潮不退,新竹市東門城護城河畔,每晚聚集數百人,忙著抓寶,聚集的人群,讓過路人以為有演唱會;新竹都城隍廟廣場、台電變電箱也成為神奇寶貝補給站。 預見「寶可夢」熱潮,新竹高商C主
舉個例子來說,打點滴是癌症病房常見的醫療行為,某些時候它是絕對必須的,但是常常打點滴只不過是一種安慰劑,它讓醫護人員覺得自己有在 Do something,它也讓病人和家屬覺得醫護人員有在 Do something,的確
105年8月中旬某一天早上一走進餐廳,小老闆N君就帶著愁容跟我說:昨天發生了許多事,弄得心裡很煩,想要向你請教,可是又不知從何說起。我安慰她說:根據聖經的教導,妳就“慢慢地說、一件一件地說”。 於是N君平靜下來開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