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工作坊」vs「居家收納整理」
107年12月25日,臉書上大多是有關聖誕節的訊息(教會活動、交換禮物、吃大餐…),不過有一則PO文讓我特別關注,作者是一位「居家收納師」H君,她表示「家裡東西很多很難整理…,不知為何就是一直想買東西(我自己也會),也許 […]
107年12月25日,臉書上大多是有關聖誕節的訊息(教會活動、交換禮物、吃大餐…),不過有一則PO文讓我特別關注,作者是一位「居家收納師」H君,她表示「家裡東西很多很難整理…,不知為何就是一直想買東西(我自己也會),也許 […]
107年12月17日,我在臉書PO出「快樂工作坊(十之八)」,內容寫到學員提問題「一位女性友人住台北,最近打算結婚、考慮買房子。男方的爸媽願意幫忙出頭期款,女方對此有所疑慮,不過男方覺得那是一件好事,要女方不必多心……
107年12月19日早上7:00,是「商業職場團契」第八次聚會的日子。當天寒流來襲,當我提前三分鐘到達聚會地點時,發現大家都站在外面,原來是負責場地的弟兄還沒到,不過我發現契友們都把握時間在彼此分享,於是我跟目前在從事「
問題來了,如果一位孩童(尤其是進入青春期),不具有以上的條件,那麼他該如何獲取成長所必須的「大量存在感」呢?我想除了前面提過的各種不被認同的方式,電玩和手遊確實可以提供「大量的存在感」,確實可以快速、短暫地滿足該孩童對於
107年12月11日,我在臉書的Messenger收到一則來自紐約的諮詢「儿子今年十岁了,老会背著我们夫妻俩偷着玩游戏,说还不听,还顶嘴,觉得我在管着他;但如果我不理他,管着他,肯定他会沉迷游戏中,最后只会断送他,有时候
107年12月11日下午三點,S君第四次來社區會客室找我,目的是進行協談,原因是S君的先生發生外遇了。在前一次協談中,S君已經明白,原來夫妻關係是聖經在創世記二章所說的【二人成為一體】,因此它的「重要性」高於其他一切人際
107年12月5日,我在Line上面看到「阿信,下星期中午2點多,那一天可以,我做了洛神花,帶去給你,順便聊聊,可以嗎?」、「店裡算正常,生活大小事本持,是就說是(讚美多),不是就說不是(設紅綠燈讓大家遵守)。抱持感謝的
107年12月5日早上7:00,是「職場商業團契」第七次聚會的日子。一開始大家一起唱詩歌,接下來主持人Z君安排團契成員用10分鐘簡報介紹自己的職業,這次是輪到從事保險業的T君。他提到台灣最近十年的保險趨勢,雖然平均每個人
當我仔細思考,我發現「說故事」有幾個特性,首先是「不具威脅性」,意思是談論的主角是故事裡的人物,而非某乙本人;其次是「不具情緒性」,也就是某甲無法帶著強烈的情緒去「說故事」,在「說故事」當下某甲的情緒通常是相對平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