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的溝通–饒恕(二)(微風往事)
看過「心靈勇者」這部片子,讓我想起了一件「微風往事」: 民國96年某一天傍晚去看會診,無意中和一位臨床助理聊到院內一位住院醫師的父親,他在某大醫學中心擔任胸腔科主治醫師的職務。這樣的談話令我想起十年前一段令我非常生氣的記 […]
看過「心靈勇者」這部片子,讓我想起了一件「微風往事」: 民國96年某一天傍晚去看會診,無意中和一位臨床助理聊到院內一位住院醫師的父親,他在某大醫學中心擔任胸腔科主治醫師的職務。這樣的談話令我想起十年前一段令我非常生氣的記 […]
我繼續想到以前在醫院工作時,照顧過一位令我終身難忘的癌末個案,我把它寫成了文章,題目是:「一身紅衣的女子」 K君,29歲女性,家住竹北,87年3月罹患子宮頸癌,曾至某醫學中心就醫,先是接受放射治療,然後又做了多次化學藥物
那幾年,另外還有一個年僅16歲的男孩,不僅下半身癱瘓,生命還即將走到終點,我把他的故事寫成了「從頭再續父子緣」: Y君,民國70年8月出生,家住竹南。Y君的健康情形一向都很好,直到85年底,他開始覺得左大腿靠近骨盆處會有
Y媽媽一個人帶著他就醫,當台中的醫生告訴她Y君已經病入膏肓、來日無多時,Y媽媽幾乎要昏倒在護理站,勉強打起精神之後又不知如何是好,因此一個人在偌大的醫院裡毫無目的的走了幾個小時,最後她強顏歡笑地回到病房,打算隱瞞病情,因
後來幾年,還有另外一個跟”饒恕”有關的個案,我也把它寫成了文章,題目是:「最後一哩路」: 100年4月13日,7C病房收治了一位現年三十八歲的肝癌末期病患C先生。他在100年1月開始出現腹脹、腹痛、食慾不振的現象,於是先
5/18護理師S君在護理記錄上寫道:「C先生的養母前來探視他,養母表示C先生是剛滿月時就抱回來的,她並不認識他的生母,是因為朋友的介紹,知道她生了很多小孩卻養不起,而她卻很想要小孩,因此才領養他。她並沒有想要隱瞞,也常帶
「饒恕」一詞是大家常聽到卻又很難做到的事,它比安寧療護界常提到的道謝、道歉、道愛、道別(四道人生)更為困難。因為上面C先生的故事,我才常常跟團隊的成員說,四道人生是不完整的,必須加上饒恕,才能走向善終。 饒恕很難,最大的
105年12月的某個星期一,我應邀到台北的伊甸基金會總會演講,於是就沒有到餐廳上班。隔天早上來到餐廳,發現A大廚左手中指的第三節有很明顯的腫脹發紅,我關心地問他為何如此? 他說:「昨天早上在處理食材時,被一條魚身上的鰭給
106年1月份某一天早上來到餐廳,小老闆N君跟我說:「天天看著你寫的文章,不知不覺地時間就過去了,好快喔。」我說:「是呀,不僅時間過得很快,孩子們長得更快,再過幾年,當妳想要教導他們、影響他們,可能都沒有機會了,因為到那
上述類似的事件如果發生過幾次,那麼我想夫妻兩個人就算先前有再多的羅曼蒂克、無數的山盟海誓,也會消耗殆盡,於是就很容易踏入”忍耐>抱怨>分手三部曲”。 網友一定想問,有沒有方法可以避免原先是相愛的兩個人,結了婚之後卻步入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