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間接溝通」

分享這篇文章:

113年8月中旬在「快樂門診」中,人妻A君原先是因為夫妻長期衝突而來求診,在當週協談中,A君提到先生對兒子花太多時間玩手機、學校功課不好很不滿,於是要A君去管管兒子;

接著,我們談到原生家庭對每個人的影響,A君表示很少看見爸媽吵架,因為母親對父親百般容忍、極度忍耐…;當我還在思考父母互動會帶給A君什麼樣的影響時,A君表示某一次,兒子看不慣先生在外面跟某些異性過於親密的行為,於是回家後跟A君抱怨……

聽到這裡,我的腦中出現一個詞彙「間接溝通」,於是我對A君表示,她的家庭跟大多數華人社會的家庭類似、習慣「間接溝通」,而且是以A君為中心,兒子看不慣父親的言行>>>「回家跟A君(媽媽)抱怨…」;

先生對兒子有意見>>>「要A君(妻子)去跟兒子講…」;

此種溝通模式,屬於「短多長空」……

因為A君不曾聽過此一議題,所以我說明如下:

 

「間接溝通」模式,普遍地存在每個家庭還有我們的社會。我先舉幾個例子:

首先是家裡的爸爸媽媽吵架了,媽媽在廚房做晚餐,而爸爸在客廳看報紙。當晚餐都煮好之後,媽媽在廚房叫來兒子,跟他說:「你去叫你老爸來吃飯,如果不想吃就說一聲」;兒子很天真的去客廳,然後一字不差地把媽媽所交代的話,講了一遍給爸爸聽。老爸聽完之後,原先逐漸消退的怒氣又被燃起,於是大聲地對著兒子吼叫說:「吃什麼吃,老子不爽,不吃!」於是兒子回到廚房去,把老爸剛剛講的話也一字不漏地回報媽媽,媽媽聽了更生氣,於是也對兒子大聲說:「給臉不要臉,有種以後就都不要吃老娘煮的東西。」

大家要不要猜想一下,這位兒子的心裡會有什麼感受呢?應該不外乎是:「你們兩個大人吵架,關我什麼屁事,為什麼兩個人都拿我出氣呢?我真是倒楣!」

 

再來看看我們的社會,當總統府或是行政院想要撤換某位官員時,某個媒體都會先知道,於是就會去訪問即將被撤換的當事人,而後者在聽到記者的詢問後,臉上一定會出現幾秒鐘驚訝的神情,然後很快地恢復鎮定的表情,表示自己並未被長官告知。幾天後,人事更動的訊息隨著媒體的刊登和公文紙本的送達一併發佈,於是當事人倉皇地離職,接著就是白目的媒體繼續採訪,而當事人幾乎都會表示自己沒有受到該有的尊重,因為要去職的訊息竟然是媒體先發佈的,而不是自己的長官親自告知的!

 

舉了這兩個例子,就是要告訴大家,這種「間接溝通」的模式,存在於我們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它跟大家習慣上說話一定要拐彎抹角、一定要高來高去、一定要指桑罵槐、一定要冷嘲熱諷……,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都是違反了聖經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的法則,難怪會出問題。

有趣的是,大多數人用類似的模式在做溝通,日子久了也習慣了,覺得人際溝通就該如此,直到自己成為「間接溝通」的受害者之後,才發現它是有問題的;

不過,因為自己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辦法,再回頭看看身邊的人也還是這樣做,於是就自認倒楣,然後繼續用這樣的方式來跟別人溝通!

這就是我們整個社會的現況。

問號

如果我們用理性來檢視「間接溝通」,首先會發現其實它的出發點就是「逃避」,逃避自己該付出的時間和代價,也逃避去面對需要雙方溝通的問題本身!

其次是,當B君要和C君溝通時,如果是當面的進行,那麼彼此都可以看到對方的臉部表情和身上的肢體語言,也可以聽到對方的說話聲調和語氣……,這些都是有助於溝通的元素;相反地,當B君透過D君要和C君溝通時,那麼許多麻煩就來了,首先是D君到底有沒有搞懂B君真正的用意為何?也就是說,當B君拐彎抹角、高來高去、指桑罵槐、冷嘲熱諷地說出了一堆話之後,D君真的能弄懂B君的原意嗎?就算D君真的能弄懂,當他要跟C君說明時,會不會因為當時自己的心情不好、情緒不佳,因此說出來的話,反而被C君解讀成完全相反的含意呢?

由此可證,「間接溝通」是一種「短多長空」的溝通模式,「短多」指的是它暫時可以「逃避」人跟人面對面的壓力,「長空」就是它會破壞關係、拖第三人下水、衍生更多問題!

…………………………………….

聽到這裡,A君問我:「那正確的溝通模式為何呢?」

我表示「我相信人是天父上帝精心創造的、聖經就是人類一切問題的說明書」,所以關於人際溝通,聖經在雅各書 5:12的教導是:【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它意味著人與人溝通應該要「直接溝通」。

「直接溝通」(當面溝通)是一種「短空長多」的溝通模式,「短空」指的是它確實會讓人必須承受「面對面」的壓力,「長多」就是它有可能解決歧見、達成共識,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A君再問:「那先生跟兒子因為『直接溝通』而吵架怎麼辦?」

我:「吵架也是一種溝通,下次協談時,我可以仔細說明。」

 

協談至此,A君表示已經是基督徒的她願意修正、學習按照聖經教導去跟家人溝通…,我則是為她禱告,求神幫助她有勇氣、有毅力地去改變舊有、長年的習慣,能夠早一天經歷到「直接溝通」的好處跟快樂!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