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5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人夫A君因為夫妻關係長期不佳而來求診,妻子動不動就咒罵A君,還時不時地把「離婚」掛在嘴邊…,這讓A君十分痛苦。經過幾次協談,我發現A君夫妻兩人都有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傾向,一有風吹草動,那些陳舊的痛苦經驗就會重現,而這並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因為A君認識基督信仰,因此我跟他分享「上帝起初造人,就把『自由意志』賜給每個人,所以一個人一輩子最多只能管好一個人,那個人就是自己」!
另外,我也提到聖經箴言4:23:【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這裡的【心】就是指「自由意志」,而後者的管理得當與否,將決定一個人的一輩子是過得勞苦愁煩,還是平安喜樂。
某次協談中,A君隨口提到他跟妻子兩人一起去看了一部國片「但願人長久」,散場後,妻子突然問他:「你是不是看不懂?」A君沒有正面回應…
聽到這裡,我突然看到一個機會,於是我問A君:「你是真的看不懂?還是心裡有許多感觸不知從何說起呢?」A君斷然地表示「當然是後者」!
於是我建議他按照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把「心得、感觸」詳盡地告訴妻子,同時讓妻子知道他「不是看不懂」。
一週後,A君跟我分享他寫給妻子的內容:
男主角後來是個不負責任的爸爸,但他很愛小孩,常把最好的留給小孩,像玩具、麥當勞。因工作賺錢關係小時候移民到香港,太太在外兼職工作,男主角也經常不回家,大女兒便代母職照顧起年幼的妹妹,雖然克服了語言隔閡,新移民的身份卻始終在她們生命裡揮之不去。
後來,男主角因毒品、吸毒被抓反覆入獄,辛苦工作的薪水都去買毒,也賠上了健康,他的好友(損友)也因此喪命,女兒們學會自立自強,度過了與父親疏離並亟欲反抗逃離的年少時期。
沒想到,女兒們卻學到不好的行為(偷錢),原本以為長大後能徹底擺脫父親的枷鎖,卻發現自己喜歡的人事物都帶有父親的影子……,而且也有樣學樣地偷東西,抽煙(毒)…;
最後,男主角不斷入獄出獄已白髮蒼蒼,可能知道日子不多,邀請女兒們一塊回老家探親,但大女兒因工作關係無法回去,也不想跟父親一起回去,等到有空想一起回去時,男主角已經走了……
想到幾年多前,我與男主角一樣,受到金錢的轄制、想要一步登天賺快錢,於是做出很多離譜行為,做出很多錯事,也在小孩面前成為不好的榜樣……,不過神出手救我,透過聖經的教導、教會牧者的勸勉,我慢慢地修正自己並翻轉人生,不再受到金錢的轄制,正如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6:12:所說:【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那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
劇中的男主角一直受到毒品挾制、金錢誘惑走不出來,很可惜他沒有遇見神,而我比較幸運,目前我正在靠著主剛強壯膽,我不會再走回頭路,再受到那些轄制。這些年來,我已慢慢有進步,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做丈夫的要用「捨己的愛」對待妻子,同時照顧好家庭,我會繼續學習當一個好管家,正如彼得前書4:10:【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將這恩賜彼此供應,作神諸般恩典的好管家。】我也會繼續學習當個好丈夫,希望你繼續當我的幫助者,因為創世紀2:18:【耶和華 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
……………….
讀過上述內容,我非常感動且高興,同時給A君120分,因為出乎我的預期!
A君有點氣餒地表示「妻子看完後沒有回應…」,於是我表示「妻子的沒有回應在我來看至少是60分!因為對一個舌頭靈活的人(女人)而言,『不說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這如同動作片巨星阿諾,如果有個人出言咒罵他,他要忍耐著「不出拳痛歐對方…」,是一件很難的事!
其次,我用「人性的共通性」做推論,妻子會對A君產生「敬重」的感受,因為A君除了承認過犯,還要求自己「要用『捨己的愛』對待妻子、照顧好家庭、繼續學習當一個好管家…」;
接下來,我鼓勵A君「未來可以把握機會,多做『揭露自己』的事(包括高興的事,例如婚後2人去看電影、去看演唱會……,他事後都可以將自己的心情(感受)告訴妻子,如果因此聯想到婚前戀愛的種種甜蜜,也可以一併說明…)」,這樣做有以下幾樣好處:
一是:A君自己可以清楚地看到神的各種恩典(有機會認識神),而非如同電影中的男主角,悲悲慘慘地死掉。
二是:幫助妻子更了解丈夫,這跟先前妻子看完電影問A君:「你是不是看不懂電影內容?」他沒回應…,有著「天壤之別」!
當A君對妻子「揭露自己」,一方面是操練【你們說話,是、就說是;】(看完電影有所感想就說出來),同時也是操練【不是、就說不是】(我不是看不懂、也不是沒想法!)
三是:A君可以脫離小時候面對許多困境,委屈只能放在心裡的痛苦經驗,因為一個人「有話都放在心裡」,長期必定會對心理健康有損,因為上帝創造世界,不僅神希望跟人互動,祂也希望人與人之間能良善溝通。
四是:A君還可以藉此脫離原生家庭中、父母關係不良的轄制(父親晚歸甚至不回家或是經常為金錢而跟母親爭吵…),因為A君原先已經在「複製父親的逃避問題」(例如平常習慣晚歸、假日找理由回公司加班…)。當A君能夠「揭露自己」地跟妻子溝通,他等同是實踐了創世紀 2:24:【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裡的「離開父母」並非貶低或切割,而是一方面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同時在原生家庭的 「基礎」上面,不受「轄制」地向上提升,如同「from A to A+」、「from better to best」;
我進一步說明,就個體而言,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不完美(例如A君家經濟狀況不佳…),等同是它一方面是「基礎」同時也是「轄制」(框架),於是多數人活在原生家庭的框架中,自己一輩子都在複製父親或母親而不自知。
我問A君:「如果是富二代,會有何框架嗎?」
A君一時答不出來,於是我說明「富二代可能對努力工作、賺得薪水無感,無法感受到一般人的高興跟成就感,無感就是感受不到「快樂、滿足…」,這就是一種「轄制」(框架)!」
協談最後,我勉勵A君,當他持續地對妻子「揭露自己」,就是在操練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如同詩篇119:105:所說的:【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未來必定蒙神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