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扭曲的人性(孩童篇)(三)(可怕的青春期)
我還注意到一件事,當孩子稍微長大,會進入了所謂的青春期,在天父上帝創造的過程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孩子們不僅是在身體上有了明顯的變化(男孩長鬍子並出現喉節,女孩子長乳房並且來月經),更重要的是心理的變化,那就是他( […]
我還注意到一件事,當孩子稍微長大,會進入了所謂的青春期,在天父上帝創造的過程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孩子們不僅是在身體上有了明顯的變化(男孩長鬍子並出現喉節,女孩子長乳房並且來月經),更重要的是心理的變化,那就是他( […]
我也發現,當做父母的受到社會集體共識的影響,認同了「小孩子有耳無嘴」、「聽飼大人的話就對了」……,隨著時間的過去,就很容易演變成「不可以稱讚孩子」、「孩子要罵才會乖」……。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為後兩種集體思維,就是想要確
106年5月份某一天,我妻子倩婷在臉書PO文說:天黑了,遊戲場的小孩跟爸媽討價還價:我還要玩5分鐘!隔天又PO說:某小孩要離開遊戲場之前,熱情招呼玩伴,要不要來我家玩? H君留言:年輕真好 倩婷回覆:好喜歡聽小孩子的對話
當這篇文章大致上完成時,我在某個週日晚間的家庭教會聚會中,跟幾位基督徒分享了上述的想法。大家熱烈地討論”女人應該美麗”的社會共同要求(期待),身為女性的P君問說:「如果聖經沒有要求”女人應該美麗”,那我們社會總不能要求女
我還發現一個可怕的現象,那就是當我們社會的集體意識,把上述的要求(期待)加諸在女人身上時,剛開始女人們可能會抗議,不過久而久之就習慣了,就像俗話說的”溫水煮青蛙”,後來不僅自己去做,還希望別的女人也跟著做……於是”上班時
看過了這麼多例子,大家應該可以明白為何”女人應該美麗”(就等同於男人應該不流淚),早已經是社會共同的意識,不管是在東方還是西方。當“愛美是女人天性”、”女為悅己者容”……成為女性的內在誓言之後,這樣的誓言(既然愛美是女人
我們社會除了要求(期待)女人(孩)不可以明白地、直接地、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想法,還有一項更具有威力的期待(要求),那就是”女人應該美麗”(就等同於”男人應該不流淚”)! 這個期待(要求)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影響呢?
當一個女人的理性發展長期被扭曲之後,就會覺醒,就會想辦法掙脫,就會出現第三波女權運動嗎?我個人是存疑的。我曾經聽妻子倩婷講過一件事,當年她在政大法律系擔任助教,認識了很多學生。其中有一位女學生長得很漂亮,很多男生在追求。
大家可能會認為上述的性侵案件只是罕見的不幸,不值得大家特別重視,其實正好相反,它只是冰山的一角。我們先來看看鄰國日本的社會現象: 「日本性侵頻發 受害者製作警告標籤鼓勵說“不”」 時間:2017-04-07 來源:綜合
首先,我發現我們社會普遍要求(期待)女人(孩)應該要有氣質、應該要做個大家閨秀,同時在別人面前要表現的很含蓄、很衿持。 在國語字典裡,”含蓄”的字義是:包容、蘊藏於內而不顯於外;表達得委婉,耐人尋味。 衿持的字義是:拘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