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需要存在感(下)(調整醫病關係)

分享這篇文章:

不過,我也想起,以前在醫院工作時,我跟外科醫師相處的相當融洽,主要原因是當我在接受會診時,只要是對方主治醫師希望由我接手的癌末病患,我從未拒絕過,那怕是病人已經危在旦夕;不僅從未拒絕,我還一定趕快找床,務必儘快將病人轉離外科病房。

其次是,當我需要外科醫師協助時,我一定講出非常明確的目標,例如幫病人置放人工血管、幫病人做切片、幫病人做造口……,甚至於是當腫瘤科病房滿床而急診室來了癌末病人時,我會找外科醫師幫忙,我告訴他們「病人先住到外科病房,你幫病人做……,做完後通知我,我立刻把病人轉回腫瘤科病房!

印象中,外科醫師很少會拒絕我,雖然我很清楚,外科醫師及外科病房護理人員都很不習慣照顧癌末病人。」

 

當時的我隱約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對於一位外科醫師,如果他無法用他的醫術為癌症病患做些什麼,那麼他多半會不想收治(照顧)該病患,那怕病人的病情還沒走到末期,離死亡也還有一段時間。

相反地,如果我讓一位外科醫師很明確地知道他的醫術可以派上用場,那麼他通常不會拒絕癌症病患,甚至於還願意短暫地照顧癌末病患。

對於上述外科醫師微妙的心理,我一直沒時間去找到合理的解釋,直到幾個月前,我發現它很可能跟「存在感」有密切關係!

 

一個人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存在的呢?心靈哲學家笛卡爾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如果照字面來看,一個人能夠思考,就代表他是存在的。照他的理論,無意識的植物人是不存在的,這樣符合社會現況嗎?

究竟,我們靠什麼才能證明自己是存在的呢?如果人只靠自發的聲音和動作,就能獲得存在感的話,那麼為什麼會有數以億計的人,每天要花許多時間在社交平台上發布各種貼文,而不是在只有自己一個人的私密空間裡自我對話呢?各種社群網站的存在,正是抓住了人們這種渴望與人交流,展示自己存在的心理需求,不是嗎!

哲學家貝克萊(Berkeley)曾說:「存在即被感知(To be is to be perceived)」。意思是,只有被另外一個心靈所感受、接收到的人事物,才能證明自己是存在的。也就是說,只有當他人對我們的言行作出回應時,才能證明我們發出的信號是存在的。信號存在,證明我們也存在。

舉例來說,小孩子在下雪的時候,喜歡在雪地上踩出自己的足跡。「踩」這個動作,就是我們的信號,「痕跡」是外界對我們的回應,當小孩子看見自己的足跡時,他就確認了自己的動作,證明了自己的存在,獲得了存在感。

一對戀人吵架、冷戰時,互相不理睬對方。這種行為,其實就是反向運用了關於存在感的理論。因為對方漠不關心,不予回應(例如不讀不回,或是已讀不回……),人就無法確認自己信號的存在,也就沒辦法確認自己的存在。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巧妙地抹殺掉對方的存在感,給對方一種心理上的懲罰。

同樣的,當我們在社交平台上發布狀態的時候,其實並不是發布信號這個動作本身給了我們存在感,而是別人積極的回應、熱烈的評論,讓我們體驗到自己的信號是真實的,我們才會獲得存在感。所以,才會有人像得了強迫症一樣,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就要去看一看自己發布的話題有沒有人來評論或是按讚。

再強調一次,所謂存在感是指一個人的言行(信號),必須得到外界的有效回應。

這種對自身存在感的需要,可以說是人性中非常的重要部分,這也就是為什麼,嬰兒在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回應時,會採取大哭大鬧的方式來贏得關注……

………………

讀過以上心理學的論述,我猜想同樣是醫師,外科系醫師比起內科系醫師,更習慣(更需要)大量的「存在感」,也就是說,在醫病關係中,外科病人會讓外科系醫師得到高度的「存在感」,程度上要比內科的醫病關係強烈。

我的依據是外科系醫師常常願意花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站在開刀房裡為病人動手術…,而且手術的成功和失敗會帶給病人兩極化的結果,當然病家對於外科系醫師的感謝在情感上也是相當強烈的。

也就是說,以「特質」而言,一位醫師在醫學院畢業之後,之所以會選擇投入外科,很可能是外科工作會帶給他強烈的自我存在感,這正好可以滿足他對於存在感的強烈需求。

如果以上的推論是合理的,那麼當一位外科系醫師無法用他的醫術為病人做些什麼時,他應該會感到強烈的焦慮不安,因為他無法從病人身上得到有關「存在感」、「價值感」的回應……,這就像前面提過的,一對戀人吵架、冷戰時,互相不理睬對方,因為對方漠不關心,不予回應(例如不讀不回,或是已讀不回……),人就無法確認自己信號的存在,也就沒辦法確認自己的存在,會覺得被抹煞、受懲罰……。

相反地,當我讓一位外科醫師很明確地知道他的醫術可以派上用場時,那麼他通常不會拒絕癌症病患,甚至於還願意短暫地照顧癌末病患,原因是他可以藉著自己的醫術,解決病人的問題,同時也得到適當的「存在感」,如此一來他就不會感到焦慮不安。

 

對「存在感」的需求是人性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既然醫師是人,所以醫師當然也需要有「存在感」。

如果存在感就是指一個人的言行(信號),能夠得到外界的有效回應,那麼這樣的過程就跟「溝通」幾乎一模一樣!良好的溝通,會讓人過得平安喜樂;不良的溝通,會讓人過得勞苦愁煩。

正如嬰兒會長大、環境會改變,同樣地,癌症病人的病況會變化,所以醫病關係也要跟著調整,最適當的說明就是聖經羅馬書12:2的教導:【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當癌症病人的病況惡化時,如果一位醫者願意【心意更新而變化】,那麼就算他是一位外科系醫師,他還是可以將醫病關係從「Cure(治癒)」轉變成「Care(照顧)」,就像聖經在箴言3:27說:【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於是醫者仍然可以得到適當的「存在感」、「價值感」;當然,比起外科系的醫師,這樣的認知轉變,對一位內科系的醫師而言,通常是比較容易的。

 

以上就是我對照顧癌症病患的相關醫師,更深入的理解!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