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守遵行 vs 回嗆反駁

分享這篇文章:

110年8月中旬在「快樂門診」中,案主是某位正值青春期,經常跟父親發生言語衝突的A君。經過幾次協談,連我都被A君激怒了!還好,聖靈提醒我:「你不需要一直扮演『教導者』的角色,你可以學習在某些場合成為一位『陪伴者』……」,於是我操練聖經「愛的真諦」當中的【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繼續跟A君協談。

 

根據先前的經驗,A君不習慣(或是缺乏能力)將心中的困擾清楚地說出來,於是我換個方式,用開放式的問題讓A君回答,我再從中整理出對A君有用的觀念、法則,幫助他解決問題。

協談前一天,我用通訊軟體告訴A君:「明天協談時,我想要跟你討論「近來一週,讓你有正面感受的一件事……」,以及「近來一週,讓你有負面感受的一件事……」,請預做準備;當然,如果你已經想好要討論的問題,我就以你為主。」

A君:「好的,然後我會需要提早走,因為要回學校返校打掃。」

我:「OK,謝謝你提前告知,讓我覺得受到尊重。」

…>>>從表面上來看,上述對話並無新奇之處、再平常也不過了…,不過我是刻意如此做,因為A君在與人相處時,習慣只用自己的觀點(邏輯)來進行、認為自己的言行都OK,不知道別人的想法多半跟他不同(或是不認為別人的想法可能跟他不同),因此跟家人(尤其是父親)經常起衝突;

我所做的,就是「用實際的例子」幫助A君明白,原來他的言行是會令對方感到被尊重(正面的感受),假以時日,我才能夠幫助A君看懂,他的言行也可能激怒對方。

 

協談一開始,關於「近來一週令A君感受到正面情緒的一件事…」,A君提到當天下午他跟同學(吉他社、電音社)要一起聚會,他負責電吉他,總共有7男4女…

我肯定A君在青春期時,開始拓展人際關係的範圍,包括同儕關係,尤其是對異性的認識…,於是我給A君一個挑戰,下一次回診時,要講出一件經過當天的社團活動,他對異性有更深認識的一件事…,A君略帶愐靦地答應!

 

關於「近來一週令A君感受到負面情緒的一件事…」,A君提到父親用了大約10分鐘數落他,內容是「爸爸或家裡的事情,你如果願意幫忙就幫忙,不要在那裡講一些風涼話、只會指指點點、批評東批評西…;當年妳媽媽生病時,某位親戚來探視,一開口就是『你(們)要怎樣、不要怎樣…』,彷彿她什麼都懂、什麼都會,開口閉口都是『我是為你(們)好…』」,其實她什麼都不懂,只會令人反感!另一位親戚就不一樣,會主動幫媽媽洗頭、準備合口味的飲食…,這才是真正的幫忙…

你雖然在學校的成績很好,不過將來出社會你會遇到難題,因為你無法跟別人溝通,你講的話令人一聽就不舒服,你也無法將內心的感受、想法,清楚地表達出來讓別人知道…

你的創造力不如你弟弟…」

 

我問A君為何有負面感受,我的用意是讓他練習將感受(情緒)用適當的言語表達出來,他表示「父親否定他人際交往的能力…」、「父親否定他的創造力…」、「父親否定他對家裡的幫忙…」

有疑問

我好奇地問A君:「從你的角度來看,你有對父親(父子關係)幫忙什麼嗎?」

A君:「每次吃過晚餐後,我會多坐在飯桌一段時間,看看父親是不是有什麼話要跟我說(溝通)、我沒有立刻離開…」

我立刻按照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地肯定稱讚A君,他確實有釋出善意(想要幫忙、改善父子關係),不過他的方式不容易被看懂,所以不易受到肯定…

受到我的肯定稱讚,A君露出愉快的表情,接著很主動地拿出手機給我看,內容是發生上述他被父親數落一事後,他用通訊軟體告知父親「請問,有什麼事情是我可以幫忙的嗎?」

父親回:「目前沒有,如果有我再告訴你…」

>>>聽到這裡,我非常高興並且給A君100分,因為他「主動」釋出善意,這是一個重要且不容易的改變(被父親數落之後,說出上述的話),同時代表A君可以掌管自己的自由意志!

 

關於A君認為「父親否定他人際交往的能力…」,其實這已經發生過許多次;老實說,我是花了許多心力,才能跟A君說話而不動怒。

A君曾表示,當父親認定他的人際溝通(交往)能力很差時,他「無法證明自己有能力 …」,於是我肯定A君的邏輯思考清楚,「當下」確實無法證明,不過他可以在未來用適當的行動(而非辯論、爭辯)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此時,聖靈給我一個比喻,如果有人評論A君「游泳很差!」那麼他會如何做以改變對方的認知呢?

A君直覺地回答:「我就游給他看!」

我拍手肯定A君,接著說明,如果他試圖用言語跟對方爭辯,經過一個小時或更多時間,大概還是無效,因為「行動勝過言語」!

同樣地,我建議A君不必跟父親爭辯,而是實際去做一些跟人際溝通有關的事,正如我先前提出的挑戰「下一次回診時,要講出一件經過某次社團活動,他對異性有更深認識的一件事…」,A君表示認同,同時露出愐靦的笑容。

 

我同時聯想到馬太福音23:【那時,耶穌對眾人和門徒講論,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我提醒A君,我雖不同意父親全盤否定A君人際交往的能力,不過父親曾經提到「希望A君減少打電動的時間、多花點時間跟人相處、跟同儕相處時不要一心只想到你輸我贏…」,這些內容倒是我認同的也符合聖經教導,所以A君可以【謹守遵行】…,而不必對父親反擊「你跟我說話每次都生氣,你又多會人際溝通了…」;

A君沒有回嗆,也沒有反駁我,而是表示他最近正讀到馬太福音…

 

在愉快的氣氛中,我們結束了協談。

 

回家後,我忍不住傳訊給A君「今日協談中,得知你的「主動(改變)……」,我非常、非常、非常高興,我認為這是很不容易的行為,而你做到了,恭喜你!」

因為我察覺到,當A君收到我的肯定稱讚後,他心裡是愉快、高興的,於是按照人性的推論,未來他會更願意按照我的提議(符合聖經教導的提醒)去做,於是他的人際關係(尤其是父子關係)會更和諧,大家都會「更快樂」!

 

此外,當我看到上述美好的「願景」時,我非常感謝神,因為如果不是聖靈的提醒「要我從『教導者』轉變成『陪伴者』…」,我早就停止跟A君協談,當然也就無法看到後來許多美好的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