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也是一種溝通(下)(理性–50% / 感性–50%)

分享這篇文章:

我告訴我自己一定要守住這樣的諾言,於是我向天父上帝禱告,求祂幫助我。上帝先讓我想到的是約翰一書4:18說:【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裏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

所以我最先檢討的是,自己為了要縮短妻子出現負面情緒的時間,對她大聲說話、或是近乎咆哮的態度,原先我還自以為那是強調理性的溝通方法,但其實早已遠離聖經的教導了,因為我從妻子的眼神中,看到了她的懼怕!

為了愛我的妻子,我願意改變。

接下來,上帝給了我創世紀2:18的啟示:【耶和華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於是我堅定地認定妻子是我的幫助者,她不是要來找我麻煩、潑我冷水、令我難堪、惹我生氣的。

再接下來,上帝讓我想起使徒保羅對於婚姻的教導,記載在以弗所書5:25:【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既然聖經強調“捨己”,那麼我是不是應該開始改變原先我很自豪的那種生活(思考)模式,也就是理性(99%)>感性(1%),而這樣的模式是從我學生時代,到當上大醫師,一直都很有效的思考模式呀!我真的要改變嗎?

我只掙扎了一下,因為我想要照著聖經的法則來對待我的妻子,所以我願意改變自己,是因為想要愛我的妻子,而不是被任何人強迫的。

說來神奇,當我下定決心願意改變時,接下來好像就容易多了,上帝繼續幫助我明白“愛的真諦”,記載在歌林多前書13:4—8:【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原來當我的妻子正處於在負面情緒時,如果我想要用符合聖經的方式來愛她,我最應該、最正確的回應方式就是“忍耐”,當然在這樣的的過程中,如果我有違反聖經教導的,我就依照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做錯事了就道歉)的法則,該道歉就道歉,接下來如果妻子的情緒仍未平復,我就繼續“忍耐”……。

就在這樣一次一次的操練當中,我發現了一個全新而奇妙的境界,那就是人的“情緒”,我開始明白原來負面情緒也是人性的一部份,而當情緒當頭時,我所能做的最好回應就是忍耐、等待,這就像是前幾個月前,新北市發生了一起溯溪意外事件,奪走了幾條人命。其中有一位女生,雖然有穿救生衣,還是被大水沖走,過沒多久,她被大水衝到了河道中央的一塊大石頭附近,於是她趕快爬上石頭,這時候天色已暗,四周圍沒有半個人,她決定好好地待在大石頭上,她沒有大聲呼救免得浪費力氣,也沒有試圖穿過溪流上岸免得發生危險,她整夜就待在石頭上,很睏的時候就瞇一下……;到了天剛亮時,她發現原先爆發的山洪已經退去,河床的石頭也露出來了,於是她很順利地就回到岸上,接著步行走到一戶民宅求援。

我從這個事件當中學到一件事,那就是當一個人處在強烈的負面情緒當中,出現哭泣、流淚、不說話……,這就像是山洪爆發,如果想要去阻止,可能必須付出極大、極大的代價,但是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徒勞無功、白費力氣,甚至於是損失慘重,或是弄得遍體鱗傷……。

如果可能,我會學習試著“忍耐、等待”,讓情緒的洪峰流過並逐漸消退,這時候再用理智來處理原先的衝突,才是比較符合人性的。簡而言之,就是不要用“理性”,想要直接去對抗(解決)“情緒”,因為當情緒出現時,就像是洪峰出現了,最恰當的辦法就是忍耐,等待洪峰經過。

當然,不可諱言地,洪峰可能會造成損害,但就是沒有更好的辦法,就是必須等待它過了,才能想辦法去修復它所造成的損害。

我的另一個心得就是“眼淚”就是洪峰的指標,當我的妻子還在哭泣流淚時,就表示洪峰還未通過,於是我該做的就是“忍耐、等待”,而絕對不要想用“理性”試圖去對抗。

這樣的學習對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幫助我重整了生命的架構,不再是理性(99%)感性(1%),而是調整成理性(50%)感性(50%)。這樣的調整,讓我變成一位比較具有“人性”的男人(或是醫師),而不是原先的鐵人或超人。

此外,這樣的調整對我還有另一個幫助,那就是我可以比較“溫柔地”對待我自己,也就是當我容許我的妻子可以有情緒時,我也可以容許我自己有情緒,我不必再像以前一樣,視負面情緒為“不好的東西”,也就是我可以接納自己的情緒,將它視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份,我可以自由地哭泣、流淚,於是我的生活變得沒那麼緊繃,我可以更自在地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聖經中,有許多處描述到“眼淚”,例如耶利米哀歌1:16【我因這些事哭泣;我眼淚汪汪;因為那當安慰我、救我性命的,離我甚遠。我的兒女孤苦,因為仇敵得了勝。】

在約翰福音11:17-36寫道:【拉撒路在墳墓裏已經四天了……,有好些猶太人來看馬大和馬利亞,要為她們的兄弟安慰她們……。馬利亞到了耶穌那裏,看見他,就俯伏在他腳前,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裏,我兄弟必不死。」耶穌看見她哭,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就心裏悲歎,又甚憂愁……,耶穌哭了。猶太人就說:「你看他愛這人是何等懇切。」】這段經文描述耶穌對於好朋友拉撒路的過世,用哭泣來表達他當時的情緒,流露出不捨的真情。

有關”眼淚”的最終極記錄是在啟示錄21:4【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

場景拉回來餐廳,於是我跟N君說:「M君聽了你的話大哭,表示她內心中,有著許多負面情緒需要宣洩出來,你可以按著聖經的教導,忍耐她、等待她……,我相信一段時間之後,她的負面情緒就會宣洩完畢,就像是洪峰過去,於是她的理性就會再度恢復,說不定她就會更明白一些原先她所忽略的事,也更知道如何去修復天、人、我、物的關係……,而這樣的結果是值得期待的,因為當妳願意忍耐她的哭泣,並且願意花時間陪伴她……,妳就是在”愛”她,於是天父上帝會給妳一個應許,那就是“愛是永不止息 Love never fails !”, 也就是結果一定會成功,一定會有美好的事發生。」

聽完我的說明,N君表示明白地點點頭。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