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是試探的種類,因為每個人的特質各有不同,所以不同的試探(誘惑)對於不同的人而言,其吸引力也各有不同。舉例來說,某些孩子比較注重”吃”,某些則比較注重”玩”,所以前者對於擺在眼前的好吃糖果,很難不立刻吃掉它;後者對於擺在眼前的新奇玩具,很難不立刻拿來玩!
看完孩子們的誘惑,來想想大人吧!我是個男人,我至少知道有三種誘惑對於成年男性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那就是「性、金錢、權力」,它們三者各自可以吸引不同的男人,不過結局都是一樣的,都是讓一個男人身敗名裂、晚節不保的。至於哪些誘惑對於成年女性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那就請女性網友自行做答了!
老實說,跟現實生活比起來,上述實驗的內容,其實是相對單純化的。就孩童而言,除了面對糖果要不要吃,還有「別人來搶我的糖果我要不要打他?我要不要去拿別人的玩具來玩?別人來搶我的玩具我要不要罵他?爸媽都只疼弟弟我要不要欺侮弟弟出氣……?」就大人而言,試探(誘惑)更是無所不在,就連耶穌也不能免,難怪聖經在馬太福音4:1-11寫道:【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他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那試探人的進前來,對他說:「你若是上帝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裏所出的一切話。」 魔鬼就帶他進了聖城,叫他站在殿頂上,對他說:「你若是上帝的兒子,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耶穌對他說:「 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上帝。』」
魔鬼又帶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對他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耶穌說:「撒但,退去吧!因為 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上帝,單要事奉他。」於是,魔鬼離了耶穌,有天使來伺候他。】
上述的經文,描述了耶穌所受的試探(誘惑)。一個人在面對試探(誘惑)時,該怎麼抵擋它呢?在上面的實驗裡,作者的建議是「讓自己分心,不要去想它,或是以欲望消滅欲望……。」不過耶穌的作法很不一樣,祂選擇運用聖經中的真理,正面地迎戰試探(誘惑)。至於哪種方式比較有效,請網友們自行判斷!
在我個人有限的認知當中,最極致的試探(誘惑)是在十字架上。聖經在馬太福音二十七章描述耶穌準備上十字架,要藉著祂的流血、犧牲來完成天父上帝對全人類的救贖計畫時,所遇見的試探:【羅馬兵丁在他頭以上安一個牌子,寫著他的罪狀,說:「這是猶太人的王耶穌。」當時,有兩個強盜和他同釘十字架,一個在右邊,一個在左邊。從那裏經過的人譏誚他,搖著頭,說:「你這拆毀聖殿、三日又建造起來的,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吧!」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也是這樣戲弄他,說:「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現在可以從十字架上下來,我們就信他。他倚靠神,神若喜悅他,現在可以救他;因為他曾說:『我是神的兒子。』」那和他同釘的強盜也是這樣地譏誚他。】
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擁有超自然的能力,曾經行神蹟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在婚宴上變水為酒、使死人復活、命令暴風平靜、在水面上行走……,當祂在十字架上受苦,同時又受到那些人的冷嘲熱諷時,實在很難想像耶穌為什麼沒有從十字架上跳下來,然後撕爛那些人的嘴、痛扁他們一頓……。不過耶穌的作為,倒是完全符合上述實驗的標題:「放棄眼前誘惑,追求更長遠的目標(完成天父上帝對全人類的救贖計畫)」。
不僅如此,面對那些對他冷嘲熱諷的人,耶穌還替他們向上帝求情,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耶穌的作為、祂對世人的愛,真的不是一般人用理智所能參透的。
我所認識的耶穌以身作則地教導門徒,如何面對試探,所以祂值得我跟隨與學習。此外,西伯來書2:18還記載著耶穌賜給人們的應許:【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本文的結論是,上述心理學上有關「延遲滿足理論 Delaying Gratification」的實驗是很有趣的,不過我相信人是上帝創造的,所以有關誘惑的多樣性,以及如何抵擋試探,聖經提供了更完整的說明和方法,值得網友們參考!最後,容我再一次強調雅各書1:12的教導:【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