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夠強就不需要溝通!?(新創公司演講)(六)

分享這篇文章:

接下來,我提到演講標題裡的第三個關鍵字「合作」,我表示當年在醫院裡,我的醫療團隊包括:醫師、住院醫師、醫師助理、護理師、個管師、社工師、臨床心裡師、病房書記、工友……。

我們跟其他醫院不同,並不是獨尊醫師,而是看重每一位成員,也鼓勵每一位成員發揮自己的能力。聽眾可能會好奇,為何工友也納入團隊成員呢?因為在7C病房裡,我們將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視為團隊的一份子,不僅是病房裡的聚餐一定會邀請工友們一起吃,每一年過年前我固定發給團隊成員的紅包,也一定會給工友們一份。

為何我會把工友當成團隊的一份子呢?原因是聖經的教導,因為聖經在歌林多前書十二章說:【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若全身是眼,從哪裏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哪裏聞味呢?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這段聖經告訴我,每個人都從天父上帝那裡領受了不同的特質(才能),如果彼此合作,就會有美好的結果。如果大家都認為自己最重要,看不起其他人,結果一定是悲慘的。醫療不過是社會上眾多團體中的一類,自然也必須遵守上述的原則,才會有效率,才會讓當中的每個成員都很快樂。

當我用上述觀念來帶領醫療團隊時,工友們當然就成為我們團隊的一份子,所以他們會跟我們同甘共苦,例如在急救時,醫護人員缺了藥物或器材,工友會用跑步的速度去相關單位拿回來或借回來;當病人因為嘔吐或大小便失禁,屢次把病房弄髒時,工友們會沒有怨言、不厭其煩地清掃乾淨;病人要做檢查時,工友會用最適當的方式(輪椅或推床)、最溫柔的動作來搬運或運送病人……。上述美好的場景,就是因為工友們被視為團隊的一份子,因此他們樂於那樣做。

 

為了幫助聽眾不要看輕團隊裡的任何一份子,我講了一個小故事:在一個大型食品工廠裡,有著數百位員工,不過當中只有一位冷凍部門的職員Y君,會在每一天上下班經過工廠大門時,跟工廠守衛打聲招呼「早呀、下班囉…」;有一天,下班前幾分鐘,Y君進到一個大型冷凍庫裡面要清點貨品,不知為何緣故,冷凍庫的門關上了,沒辦法從裡面開。等Y君發現自己被困在冷凍庫時,工廠已經下班了,其他人都離開了。Y君身上正好沒有帶手機,無法對外求救,這時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眼看著身體越來越冷,Y君很可能會被凍死在裡面;就在這時候,工廠守衛發現當天大家陸陸續續下班時,沒有看到Y君例行地跟他打招呼,他覺得有異,因此便進到偌大的工廠裡面尋找,正好聽到大型冷凍庫裡傳來敲打的聲音,因此他及時地打開門,救了Y君一命!

 

藉著這個小故事,我再次提醒當天的聽眾,未來在職場上,不要看輕團隊裡的任何一份子,因為那就是一種合作。

 

我在醫院裡有一種傳統,那就是定期照大合照,每當團隊的成員有變動,有新人加入,我們就會找時間照大合照,印出來之後張貼在護理站的布告欄,代表照片裡的每個人都是團隊的一份子,每個人都很重要!

演講來到尾聲,我對聽眾提到一個很實用的溝通工具,我稱它為「團隊合作的潤滑劑」,所引用的理論是美國的心理學家 Maslow的「層次需求理論」,大意是人們的需求像是一個金字塔,當下一層的需求被滿足之後,人們就會尋求上一層的需求。當人們吃得飽、穿得暖、有地方居住之後,就會尋求愛、被愛、歸屬感、娛樂、被重視、自我實現、找到活著的意義……;

同樣的道理,人們在職場上,除了得到適當的金錢、職位的升遷做為報酬之外,也會尋找更深一層的需求。在許多深一層的需求裡面,有一種需求是經常被大家所忽略的,那就是每個人(長官、部屬、師長、同學……)都需要被肯定、被稱讚!

如果我今天沒有特別講出來,大家可能不會注意,不過大家只要回顧自己成長的過程,大家為何要努力讀書、讀大學、考上國立大學的研究所……,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動機,那就是想要出人頭地,換個角度來看其實就是希望被肯定、被稱讚!

 

這樣的需求是很強烈的,就像是肚子餓會想吃東西、嘴巴渴了會想喝水……,不過很可惜的是,在我們社會上或是職場上,傳統的作法是「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結果是大家「需要被肯定、被稱讚」的人性需求都沒有被滿足,於是所有人都處在飢渴當中。

 

在我看來,這樣的窘境其實是沒有必要的,也是違反聖經教導的,解決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依照雅各書 5:12:【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 的法則(事情做對就給予肯定)、(事情做好就給予讚美)……,請大家注意,「是」在前,「不是」在後,用意是提醒我們,眼光應該先看到對方「是」的部分,也就是先重視對方「已經做到的事或做出的努力」,然後把它「說出來(表達出來)」,對方就會覺得「被肯定、被稱讚」,就是這麼簡單。

我繼續說明,就舉這次演講來說,C君在臉書上面找到我,花了許多時間讀過我在臉書上面的文章,知道我對人際溝通有所研究,因此跟我敲定了今天演講的題目;如果今天的演講內容聽到這裡,大家覺得有些收穫,那麼大家可不可以鼓鼓掌,表示對C君的肯定、稱讚呢?

聽到這裡,大家都熱烈的鼓掌。

接下來,我詢問C君:「當你受到大家的肯定、稱讚,心裡有何感受呢?」

C君說:「很高興呀,很溫暖。」

我說:「當你覺得很高興很溫暖,你是不是也可能會去肯定、稱讚另一位同事呢?」C君說:「會呀!」

我說:「這就對了,團體中,只要有一個人願意”實話實說、就事論事”地肯定、稱讚另一個人,整個團隊就會起變化,就會有更多人被鼓勵、被肯定,結果是大家的需求都被滿足,大家都很快樂!」

 

我繼續表示,上述潤滑劑不限於職場,家庭裡也很好用,例如在家裡,一位全職的家庭主婦忙碌了一整天,如果老公回家的第一句話是說:「太太,你辛苦了,把家裡打理得如此舒適!」

或是孩子回到家的第一句話是說:「媽媽謝謝你,幫我帶了一個美味的便當,同學都很羨慕我喔!」

我相信這位家庭主婦一整天的疲憊,應該會立刻煙消雲散,因為她受到適當的肯定、稱讚。

 

在演講結束前,我提醒聽眾,人際溝通中有一個殺手,它不叫「不會溝通」而是叫「不想溝通」,這就像是俗話說的「哀莫大於心死」,原因是「按照以往的經驗,我跟你是無法溝通的!」在這種情形下,人與人之間的內在衝突越來越多(彼此越來越看不順眼),但是外表上的人際關係卻越來越疏離(沒有任何形式的溝通),終究會導致令人遺憾的結果……;就該新創公司而言,後者最可能發生的就是人員的離職。職場流動率高,應徵新人花時間、帶領新人花力氣、新人多團隊戰力差……;因為「不良溝通」導致人員離職 >>>非常划不來!

 

所以,我鼓勵大家,就算你過去有過「不想溝通」的想法,你還是可以再嘗試一次,因為過去的你並不知道聖經中這些simple and effective的溝通法則,包括

雅各書 1:19:【你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

雅各書 5:12:【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

以弗所書4:15:【我們要以愛心說誠實話】……

導致你「不想溝通」!

今天,你學到了上述正確的溝通法則,所以你可以再嘗試去進行溝通。

 

很快地,90分鐘過去了,我結束演講並請該新創公司的負責人(OO大學教授)Z君評論,他表示演講內容令他印象深刻,也讓他回想起以前求學做研究的過程,他表示我所列舉「可怕的場景」確實曾發生、甚至更嚴重,不過他無論如何都忍下來,多年後也能逐漸體會當時師長的心情……,不過時代確實不同了,他願意做出改變,讓整個公司更和諧、更團結。

我回應並表示,Z君當年是用了洪荒之力才能面對上述「可怕的場景」,不過當天的聽眾如果願意將聖經中simple and effective的溝通法則拿去運用,就可以提前數年學會跟長官溝通的功課,這不是很棒嗎!

 

最後,我告訴聽眾,我之所以願意從竹北到台北該公司演講、前後用了五種交通工具(機車、高鐵、捷運、計程車、步行),原因是實踐聖經箴言3:27的教導:【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正如當年在醫院裡,我願意收治許多末期病人。

在回家的路上,邀請我去演講的C君傳來:「韋醫師,謝謝您今天抽空前來演講。實在是太棒了,讓我們收獲良多,太感謝您。去實踐這些方法,能讓我們公司進展順利。」

我:「是的,我確實用了許多心力來幫助妳們。」

C君:「我們很驚喜,聖經的道理可以實踐在生活中…」

我:「妳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影響力」,都可以從「自己」做起,於是整個團隊就會向上提昇。只要有人「示範」,其他人就容易學習。」

C君:「真的很棒,很簡單的道理,卻非常實用!」

 

全文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