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7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繼續來協談的案主是年輕、漂亮、未婚的T君。在初次會談中,T君表示她缺乏人際關係上的安全感,在愛情親情友情方面,常有被遺棄、不被愛的感覺。我一貫地按照雅各書 1:19的教導:【你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我告訴她,所有看得見的問題都是「冰山的一角」,如果只想快速地解決後者,結果通常不理想,因為水面下的部分很快就會浮起來,也就是問題、衝突日復一日地出現。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是藉著【快快的聽】(認真聽、仔細想),找出「冰山的主體」,才有可能「完整地」解決問題,而這樣的過程必須花時間、有耐心……,於是我從T君的原生家庭開始了解起。
T君表示,父親在她三歲時即因外遇離家,與小三共組家庭。雖然父親外遇離家,不過當時對她沒有太大影響,因為當時她才三歲。她每天都在阿公所開設的商店前玩耍,附近很熱鬧,有雜貨店、農會、中醫診所、機車行…,她常常跑到農會的櫃臺前、站在椅子上把頭探進去跟櫃員聊天,大家都稱讚她很可愛、很機靈…。
她特別提到阿公非常疼愛她,因為她小時候很愛哭,阿公只要看她哭,就會騎摩托車帶她外出兜風、去附近看人釣魚;在路上,阿公會想出有趣的點子逗她,例如在路上如果看到一頭牛或一頭羊,就會給她一塊錢,目的是讓她集中精神,免得睡著了!阿公知道T君很會背廣告詞(模仿廣告,例如綠油精),因此在她哭鬧時會鼓勵她表演、轉移她的注意力、然後獎賞她十塊錢…;
後來就在T君應該享受花樣年華的少女生活時,阿公罹患多重疾病,不過當時阿媽年紀很大了,媽媽又很沒有主見、無法做決定,其他家人也沒同住,因此照顧阿公的重擔都落在她身上,也就是說前後8-9年,T君忽略學業、放棄少女生活、沒有進入職場,當然也沒有交男朋友……;得知以上基礎,因此當T君提出她的人際困擾時,我並不覺得意外……
…………
在當次門診中,我詢問T君對「愛」這個字的定義,她回答:「對我好、關心我、會找我玩、包容我、花時間陪我……」我則是向她解釋聖經歌林多前書13:4 “愛的真諦”:【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我表示,每個人對「愛」這個字的定義都不同,因此就容易產生誤會或衝突,如果沒有清楚的定義或共識,那麼永遠都是各說各話、沒有交集。如果按照上述定義,當某甲的言行不符合某乙的期待、不聽某乙的勸告,而某乙為了維持兩人之間的關係,願意用恩慈的態度來忍耐某甲……,這才算是跨進了「愛」的門檻。
我還帶T君看懂,當年阿公對她的照顧,其實是寵愛或溺愛的成分居多,而非聖經中的「愛」。
談到這裡,T君認同我的說明並且提到,她現在每天下班回家,既沒出去玩也沒上網購物,而是都在跟男、女朋友聊天……;我立刻回應:「在聊天當下,妳覺得自己是被重視、被關心、被愛的……,不過當夜深人靜時,妳仍舊覺得被遺棄、不被愛、沒有安全感……,對不對?」
T君很驚訝地看著我並點點頭,我表示她的體驗如同以賽亞書29:8:【又必像飢餓的人夢中吃飯,醒了仍覺腹空;或像口渴的人夢中喝水,醒了仍覺發昏,心裏想喝。】
我告訴她,因為她從小沒有父親,雖然阿公很疼她,不過還是無法取代父親的角色,等同於她心裡一直有一大塊空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天父上帝的愛來填滿、讓祂來醫治,於是我邀請她信主並做了決志禱告。
在我所認識的基督信仰中,有著兩個很特殊的模式,那就是「全新的眼光」與「上帝的安慰(醫治)」。
如果仔細分析,我相信全世界應該找不到一個“完美的”原生家庭,不過聖經在歌林多後書5:17教導我們:【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接受了耶穌基督的救贖,進入了天父上帝的國度,他會成為一個【新造的人】,接下來他就可以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舊有的事(例如不完美的原生家庭),去詮釋過去那些令他不愉快、受傷害的事。
雖然每個人所需要的詮釋都不同,但至少有一件是共通的,那就是歌林多後書1:4所教導的:【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也就是說,某甲受了A傷害,天父上帝會先藉著某些方式安慰某甲,接下來某甲就可以去安慰同樣受到A傷害的某乙;某丙受了B傷害,天父上帝會先藉著某些方式安慰某丙,接下來某丙就可以去安慰同樣受到B傷害的某丁。
這就像是媒體上三不五時會報導,一些在孩童時期因為原生家庭出問題,而接受過”家扶中心”幫助過的孩子,長大以後就讀社工系,畢業後就把金錢和時間投注在社會福利工作上,回過頭幫助那些原生家庭出問題的孩童;我們也會看到某些店家的老闆,曾經做生意失敗而淪落到三餐不繼,後來天父上帝賜給他機會,幫助他谷底翻身開了小吃店,於是他會特別憐憫那些貧窮、飢餓的人,讓他們享用免費的食物。
不僅如此,天父上帝還具有“醫治、安慰”的能力,以賽亞書57:18說:【我看見他所行的道,也要醫治他;又要引導他,使他和那一同傷心的人再得安慰。】
瑪垃基書4:2記載:【向你們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有醫治之能,你們必出來跳躍如圈裏的肥犢。】
詩篇94:19:【我心裡多憂多疑,你安慰我,就使我歡樂。】
詩篇119:50:【這話將我救活了,我在患難中,因此得安慰。】
天父上帝既然能用祂的能力創造人類,所以祂具有醫治、安慰的能力,也是合乎邏輯的。祂如同父親愛我們,祂當然很樂意醫治我們。
協談最後,我告訴T君,交朋友、跟朋友聊天確實可以得到快樂(存在感),不過它就像買包包、吃美食……一樣,缺乏節制都會出問題,於是我建議她,每天騰出一部份時間,把尋求快樂(存在感)的對象轉向神,隨時跟祂禱告(說話),正如腓立比書 4:6:【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並鼓勵她去買聖經並從詩篇開始閱讀起。
本文的結論是,要面對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一個人可以花很長的時間、試圖從別人身上得到安慰,也可以直接接受「上帝的安慰(醫治)」。兩者的差別是,前者像是「夢中吃飯喝水」,後者則是「受安慰得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