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1月8日早上7:00,是「商業職場團契」第33次聚會的日子。主席W君安排了另一種討論模式,標題是「SWOT因應策略規劃 」:如何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基督徒?是我們訓練的目標,但事實上,時間並不站在我們這邊,雖然做了規畫,目標不一定達得到……,但不去規畫,一定達不到!在規畫人生之前,必須先對自己的主、客觀環境做一些「SWOT」分析,才能了解在通往目標的路上,我們要先做好那些準備。
當天討論的題綱:在職場上,如何將看似一一獨立的SWOT項目(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做出適當的整合,來面對問題?例如:
優勢 +機會 >>> 考慮如何精進…,最短時間原則(積極投資)
優勢 +威脅 >>> 考慮如何緩衝…,最大空間原則(事緩則圓)
機會 +劣勢 >>> 考慮如何改善…,最佳利益考量(持盈保泰)
威脅 +劣勢 >>> 考慮如何轉進…,最少損壞原則(以退為進)
主席W君秀出一張「SWOT因應策略規劃分析表」,表格中央是自己的姓名,接著是自己的信仰、家庭、工作、健康和學習等狀況,目標的設定是,「五年後」你要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的目標。然後針對自己的主客觀SWOT分析,擬定因應策略,規劃自己達成目標的步驟!
接下來,契友們圍成一圈進行討論。聚會到這裡,我心裡的OS是:「當天的討論題綱,對於多數沒有學過企管理論的契友而言,似乎有點抽象,我該如何幫助大家進入狀況呢?」
上帝賜下靈感,我想到當天在聚會開始前,主席W君問了上個月沒來聚會的契友T君缺席的原因?在某保險公司擔任營業員超過十年的T君表示,一來是前一陣子剛接下公司「教育委員」的職務,要安排各種教育訓練和演講,工作很忙碌,再加上記錯聚會日期,所以缺席……
聽到這裡,我立刻聯想到,T君接了一個更高(重要)的職務,如果從SWOT分析來看,那肯定是個「機會 Opportunity」,不過真的是這樣嗎?
在前兩次聚會中,我曾經跟契友表示,從一般人的眼光來看,上述「SWOT」分析是一張平面的表格,不過在基督徒眼中,卻是「立體」的(像是個金字塔),我的意思是,從人的眼中來看
「優勢 Strength」就是「強項」、
「劣勢 Weakness」就是「弱點」、
「機會 Opportunity」代表「好運」、
「威脅 Threat」就是「困難」……
不過從上帝的心意(金字塔的頂點)來察看,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詮釋……,於是我邀請T君依照主席所提供的表格,對自己做出分析。
T君表示,在信仰上,她跟先生投入教會服事、成立小組,未來希望能帶領小組成員做出更多關懷社會弱勢的活動;
在工作上,公司的主管原先希望她能承接「業績委員」的職務,不過她有點擔心,因此改接「教育委員」。
同時,她邀請公司裡面的基督徒同事3-4位,要成立類似商業職場團契的小團體,定期聚會。
另外,她還想要對孤兒保單(原先簽約的業務員已經不知去向)的客戶,主動提供更多關心……;
她還發現,每一次午餐,她都可以跟同事或客戶進行某種溝通……
聽到這裡,我開始覺得擔心,因為T君除了上述內容,家裡還有兩位學齡兒童要照顧,她的一天超過24小時嗎?她有三頭六臂嗎?她說她想要把「商業職場團契」所學到的能力(觀念)、帶進她在公司的新團契…,不過現況是,我已經超過一個月沒有在「商業職場團契」看到她出席,這不是很怪嗎?
換句話說,「教育委員」一職,對T君真的是「機會 Opportunity」嗎?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