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8月底中小學開學前,案主T君在協談尾聲表示,家裡的兒子要升國二了,他關心地看了一下兒子的暑假作業完成的狀態,發現有一份作業未完成,標題是:「請蒐集本縣市各高中推薦甄試的相關資料」。T君心想:「這樣的題目對於未來要升學的國中生而言,應該是很實用的題目……」,接著問兒子為何沒完成,沒想到兒子生氣地回答:「這是什麼爛題目,我根本不想寫!」
T君覺得納悶,於是試著上網找資料,發現很快就得到完整的答案……。T君詢問我,該不該直接告訴兒子該訊息,好讓兒子順利地完成所有暑假作業?
我一貫地按照雅各書 1:19的教導:【你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我告訴T君,兒子情緒化的言行應該只是「冰山的一角」,T君應該要藉著【快快的聽】(認真聽、仔細想),找出兒子「冰山的主體」,才有可能「完整地」解決問題,而這樣的過程必須花時間、有耐心……
經我一提醒,T君突然想到兒子應該是對班上的老師很不爽,因此連帶地對該老師所吩咐的作業內容採取負面態度。我先是肯定T君【快快的聽】(認真聽、仔細想),接下來T君表示,先前曾聽兒子抱怨,老師要求大家7:30到教室,結果他自己卻8:30才來……,加上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所以班上許多同學都對該老師很不滿。T君問我,如果已經找出「冰山的主體」,接下來他該如何引導兒子呢?
聽完T君的問題,輪到我【快快的聽】(認真聽、仔細想),因為這真是個不易回答的好問題!
我聯想到另一位門診的案主L君,前一陣子她PO文表示「她在某機構服務,不可否認,每一個宗教裡頭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是好的;我們講愛、講權柄,但權柄的背後是什麼?它常常遭到濫用。
我得到很多的肯定,也見識到了一個人可以濫用權柄到什麼程度,平等的地位之下,就是有人可以藉著某些名目無限擴張自己權力,伸出自己濫權之手四處侵擾,絕大部份的人選擇沉默隱忍,維持表面的和諧,坦白說,我覺得好假!
我從來不是一個虛偽的人,即使因為直言會得罪人,我也不要昧著良心。是非對錯難道不用分清楚嗎?
其實我很失望也很幸福,在這裡,我有很多的好同事和一位很疼我的長輩,卻也看見裡面黑暗的一面……
#任何團體都不會百分百的美好」
還有一位案主C君告訴我,前一陣子她去參加「環境教育教師」的認証,一路從研習到考試。到了試教時,她恍然大悟……,縱使大家在研習時,這群知名大學教授不斷耳提面名,環境教育課程一定要避免填鴨教育,應該要靈活設計,如何 啟發孩子的心念,如何引發學習動機……,但示教考試時,教授們想看到的,仍舊是「一小時課程最好塞滿兩小時的教案」,連孩子們的反應(其實是無法完全預期的),都要列入預期達到的目標。
在上課中,負責教導大家教案設計的校長多次強調,我們在自主學習教育裡面,應該重視空白(留白)時間,沒想到在示教考試時,他給的評論卻是:「給孩子停下來(等同於留白時間),就是給他們機會搗蛋……;那時,我突然覺得,過去那些掛著知名學校學歷的老師,竟然「講的」跟「做的」根本就是兩回事……
當我繼續思考,發現T君兒子的困擾,根本就普遍地存在社會上的每個角落,甚至還包括每個家庭,例如做媽媽的要求子女們「有話好好講、不要動不動就生氣……」,不過子女們看到的卻是「爸媽經常吵架、動不動就生氣……」
我到底該如何回答T君所提出的問題呢?我相信人是上帝創造的,而聖經就是人類一切問題的說明書,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我打算從「自由意志」著手,正如聖經在路加福音6:37-42的教導:【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你不見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上述經文,簡單來說就是「快樂門診」的第二個重要共識:「一個人一輩子只能管好一個人,那個人就是『自己』」!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