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上述的基礎,我加碼地告訴A君,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情竇初開……,這是很「正常」的過程;相反地,如果兒子到了二十歲、二十五歲,甚至三十歲,對於異性都沒有任何興趣……,爸媽肯定更傷腦筋!講到這裡,A君點點頭。既然是「正常」的發育過程,「一味禁止」絕對不會有效,因為它違反人性;相反地,既然是「正常」的發育過程,孩子需要的是「正確鼓勵」!
該如何讓A君更容易接受上述觀念呢?我想到的例子是「騎機車」(因為A君當天是騎機車來到門診的),我表示「騎機車」比走路快、可以節省時間……,所以「騎機車」是一件「對的事」!不過,我國的法律規定騎車要有駕照,其目的就是要騎士遵守「交通法規」,以確保安全。
同樣的道理,「青春期戀愛交友」是一件「正常的事」,不過它跟「騎機車」一樣有風險,「青春期戀愛交友」的過程如果不當,一樣會引起問題……,所以正確的做法並不是「一味禁止」(如同政府強硬禁止民眾騎機車),而是應該要「正確鼓勵」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戀愛交友(如同要求騎士遵守交通法規),以確保安全。
講到這裡,A君似乎更明白了。我接著表示,男女戀愛交友有所謂的「指引」(guideline)嗎?答案是在「A」聖經創世紀2:21-22:【耶和華上帝使他沉睡,他就睡了;於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華上帝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
「B」創世紀2:23:【耶和華上帝領她(夏娃)到那人跟前,那人(亞當)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
另外還有「C」創世紀2:18:【耶和華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
以及「D」創世紀 2:24【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我直接表示,男女戀愛交友(不管是少男少女,還是熟男熟女……),剛開始通常是講話、聊天、互有好感,接下來則是牽手、接吻、上床……,再下來則是想要「結婚」,所以上述聖經教導既是「婚姻的正確地圖」,也是「戀愛交友指引」,於是我提醒Y君,按照上述的「A」、「B」、「C」、「D」,鼓勵兒子遵守。
首先是「B」,既然兒子喜歡對方女生,A君可以鼓勵兒子「寫情書」,因為相遇的一開始,亞當的第一個動作是「說話」(還可以衍生成寫情書、打電話、使用通訊軟體(Line、Facebook……),所以男生應該學習如何「說話」(包括平常說話的習慣,以及單獨跟女生在一起時說話的方式)。
既然一個男生「平常說話的習慣」(當然可以衍生出平常的行為)很重要,於是A君可以鼓勵兩人,可以公開地在某個團體(例如社團)中進行;相反地,如果一開始就私下約會,那麼上述的重要觀察(也就是平常的言行)就無法進行,判斷就容易有偏差。
「寫情書」是本能嗎?當然不是,這時候男生會去搜尋資料、閱讀書籍,於是文學素養會提升。此外,父親也可以將自己當年的戀愛交友經驗跟兒子分享,父子關係更親近。
接下來是「A」,如果對方女生真的是上帝所預備的「夏娃」,那麼她就是「亞當」的肋骨,意味著「她應該最了解兒子,不管是他的長處,還是他的短處,她都了解。」A君可以據此鼓勵兒子,學習如何跟對方女生「溝通」……,內容包括自己的長處及短處。在此一過程中,兒子一方面可以學習如何「表達」,一方面也可以觀察對方是否只是一時激情(玩一玩),還是真的可以接納兒子的各種短處!
再來是「C」,Y君可以鼓勵兒子,既然兩人互相吸引、戀愛的終極目標是「結婚」,那麼就請兒子開始思考,對方女生究竟有無能力「幫助」他?幫助的內涵為何?
最後是「D」,雖然兩人互相吸引、戀愛的終極目標是「結婚」,不過前提是【人要離開父母……】,於是A君可以提醒兒子,他是否有能力【離開父母】?如果沒有,那麼A君可以據此鼓勵兒子,按照上述正確方式跟對方女生交往、目前該讀的書應該要努力…,而非急著有身體接觸、甚至上床做愛、懷孕生子!
講到這裡,A君越來越認同,於是拿出手機拍下了上述聖經文字。
我突然想到,上述「戀愛交友指引」只有A君的兒子需要學習嗎?她的女兒讀高一,難道不需要學習嗎?於是我提醒A君,可以同時教導女兒和兒子,還可以彼此作為模擬學習的對象,例如A君常提到兒子脾氣暴躁還常罵人……,A君可以適時地詢問女兒:「如果你的男朋友脾氣暴躁還常罵人……,妳會想要繼續跟他交往嗎?」、「如果你的男朋友自己的事情(例如讀書)都管不好,你會欣賞他嗎?」以此方式幫助兒子反思、修正自己的言行,這不是很棒嗎?
同樣地,A君可以適時地詢問兒子:「你希望女朋友的穿著打扮是『「乾淨、整齊、合宜』,還是喜歡她塗上大紅色的口紅、黑色的指甲油呢?」以此方式幫助女兒反思、修正自己的打扮穿著,這不是也很棒嗎?
同樣的道理,A君可以鼓勵女兒,如果交了男朋友,一開始的重點是觀察對方的「說話」(包括平常說話的習慣,以及單獨跟女生在一起時說話的方式)。既然一個男生「平常說話的習慣」(當然可以衍生出平常的行為)很重要,於是A君可以鼓勵女兒,兩人可以公開地在某個團體(例如社團)中進行;
相反地,如果一開始就私下約會,那麼上述的重要觀察(也就是平常的言行)就無法進行,判斷就容易有偏差。既然觀察男生「說話」如此重要,A君還可以提醒女兒,如果男友忽略了「溝通(說話、相互了解、彼此學習、變得更成熟更有智慧……)」,而直接想要跳到「牽手、接吻、做愛……」,就等同於是違反「交通法規」,當然會有不良後果(例如未婚懷孕)。
我還想到,關於【人要離開父母…】,A君曾表示,她先生最早是從某技術學院的夜二技畢業,進入職場後非常上進,後來參加大學聯招,考上新竹市知名國立大學,最後還拿到碩士……。此一努力過程,正是上述【人要離開父母…】、在社會上能夠立足的範例,所以A君可以教導兒子更認識父親,我相信父子關係一定會更拉近。
我還想到,如果A君把上述所有的事情都認真去做「溝通」,先生看在眼裡一定會對妻子敬佩、感謝,於是夫妻關係也會加分。
親愛的網友們,你們家現在有沒有文章裡面所提到的「青春期戀愛交友」的困擾呢?你有跟他(她)討論過類似的「指引」(guideline)嗎?
如果你覺得上述內容不錯,歡迎你跟孩子們討論。如果你有什麼寶貴的補充,歡迎留言告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