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6月開始,我PO過幾篇文章,都提到父母親對孩子”就事論事、實話實說”的稱讚和肯定,對一個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自信心,有著莫大的影響(請參閱#你可以更會溝通(41)「臉書上的親子溝通」、(27)「捨不得稱讚vs吹捧過頭」等文)。但事實上,在我們的社會裡,”缺少稱讚”所導致的不良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嚴重,於是我想起了我曾經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飢渴的人們」,以下是內容:
我還記得三、四年前,我還在醫院工作的時候,有一天早上八點十分,是病房一個全新的里程碑,因為我們開始舉辦每週一次的血液科病人個案討論會,由C醫師主持,目的是讓整個團隊的成員,都能明白病人的治療目標和相關該注意的照顧事項,主治醫師也可以從成員的回饋中,更多掌握病人和家屬的需求和許多檯面下的訊息。
會議結束後,我注意到護理師H君是穿便服來參加的,於是我說:「H君你今天休假還特地來參加這場個案討論會,可見得你很用心,也很認真學習……」話還沒說完,一群護理師,包括資深的和資淺的,立刻群起圍攻、喧鬧地說:「她才沒有那麼認真……,她其實是要看牙齒才來醫院的……,她……」,我看場面快要失控了,於是大聲地說:「你們不要胡鬧了!」接著轉頭問H君:「韋醫師的觀察沒錯吧!」H君在大家面前,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是呀,如果只是要看牙科,我大可以九點才來醫院。」年輕的護理師C君立刻搶著說:「H君能夠掛到今天早上牙科的一號,還不是我幫她掛的,否則她怎麼掛的到現場才有的一號呢?」我立刻說:「那韋醫師也給妳拍拍手,也稱讚妳,很愛護同事,願意幫忙。」護理師C君臉上立即浮現出滿意的笑容。結束了討論會,我開始查房,可是心中卻出現很大的問號,我很想弄清楚剛剛的場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我才稱讚了一位同事,其他人立刻群起圍攻她呢?Why?
此時上帝讓我聯想到,前幾天,我不經意地稱讚了另一病房某位資深護理師,而7C病房的護理長卻很快地就抓住機會質疑我,為什麼要稱讚那位資深護理師?這兩件事發生在不同的時空,可是情節卻很雷同,原因是什麼呢?於是我按照聖經雅各書 1:19的教導:【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我快快的聽(認真地聽這些護理人員在說什麼?仔細地想這些護理人員在想什麼?)……,感謝上帝,讓我想通了,原來是大家都需要被稱讚、被肯定。
隔天早上查房時,我跟護理長Y 君和專科護理師F君說:「昨天早上大家對待H君的場面,讓我嚇了一跳,於是我認真思考,發現大家都太需要被讚美、被肯定了。我們可以想像一個畫面,一群非常飢餓的人聚集在一起,當外面有人丟進來一個麵包時,某甲搶到了,可是旁邊的某乙、某丙、某丁……都沒搶到,他們當然不甘願、不服氣,因此攻擊某甲,內心共同的OS是:『我也很餓呀!!!為什麼某甲有麵包,而我沒有?(我也表現得很棒呀,你怎麼沒有讚美、肯定我,我不服氣、我不甘願……。)』
想通了這件事,讓我驚訝不已,原來這就是人們內心真實的景況,不管他(她)外表上是院長、主任、醫師、護理師、書記、助理……還是工友,內心都有一種共同的需求,那就是需要被稱讚、被肯定。
前一陣子我們曾經探討過接近生命終點的癌末病患會問:「我這樣辛苦地活了一輩子,究竟有沒有價值、有沒有意義?」現在我明白了,其實每一個人的生命都需要被肯定、被讚美、被賦予意義。
這樣的需求非常、非常強烈,但問題是外表上都看不出來,因為每個人外表上都很OK(道貌岸然),都想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都不知道可以”實話實說”地表達自己需要被肯定、被讚美,因此結果都是令人不滿意、不快樂的。
舉例來說,大家可能會以為當上了院長一職,理當會很快樂,孰不知院長也需要被稱讚、被肯定,問題是院長本人也不懂得實話實說,因此他可能就會以衝業績、參與各項評鑑競賽、要求大家發表文獻提高學術地位等方法,來想要得到更高層長官的讚美與肯定,但問題是更高長官不一定能明白院長內心的需求,也不一定能實話實說地表達對院長的讚美與肯定。更有可能的是,更高長官其實也很渴望被讚美、被肯定,當他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時,他大概也很難真正地關心到部屬的需求,當然也就不可能實話實說地讚美、肯定下面的院長……。
這樣推論下去真是沒完沒了,一位妻子需要被讚美、被肯定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她就變成一位不快樂的人,這時候她身邊的人,包括丈夫、兒女、父母、同事……,大概也不能期待她會從嘴裡說出讚美、肯定別人的話語。
同樣的道理,一位丈夫需要被讚美、被肯定的需求沒有被滿足,他就會變成一位不快樂的人,這時候他身邊的人,包括妻子、兒女、父母、同事……,大概也不能期待他會從嘴裡說出讚美、肯定別人的話語。
這樣看來,整個國家,甚至於是全世界也都是這個樣子,每個人都期待、渴望被讚美、被肯定,但問題是沒有一個人的需求被滿足,因此大家都不快樂,都處在飢渴的狀態下,哪裡還有餘力去讚美、肯定身邊的人呢???O my God!這怎麼辦呢?
這跟上帝創造人類並希望他們能快樂地生活在伊甸園的理想,實在是差太遠了,就像是東與西的差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還是要從聖經著手,因為聖經就是人類所有問題的說明書。答案就從我們這些已經認識上帝的人開始做起,當我們運用聖經的法則來行事為人時,例如『不要論斷』、『實話實說』、『就事論事』、『愛是永不止息』、『當我們饒恕別人的過犯時,上帝也饒恕我們所有的過犯』、『尊重每個人的自由意志』、『上帝所賜的每個特質都是好的,只要運用得當就可以帶來美好的果效』、『做錯事就認錯悔改』……,上帝就會將平安、喜樂賜給我們,祂也會稱讚、肯定我們,例如馬太福音二十三章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在路加福音十九章說:【好!良善的僕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權柄管十座城。】、約翰福音十六章說:【你們現在也是憂愁,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路加福音二章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約翰福音十四章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聖經中類似的記載太多、太多了,總之就是告訴大家,上帝就像是一位天上的父親,祂會注意著每個人,也很樂於稱讚、肯定祂的兒女,更願意將平安、喜樂賜給世人。
有了這樣的開始就好辦了,我們這些認識上帝的人被上帝稱讚、肯定,我們的飢渴被滿足了,我們就成了一個快樂的人,然後我們就可以實話實說地讚美、肯定我們身邊的人,於是我們身邊的人就會變得快樂。當所有的人都很快樂時,伊甸園的理想就實現了!」
感想或評論:
護理長Y君:現在的環境中,被責罵的多、被稱讚的少。越多的責罵會導致負面情緒、負面思考,接著就會有越多的不滿與不悅。其實我們要的不多,只要一個正面的肯定、一句讚美的話,就會讓我們快樂許久,充滿正面的能量。
護理師H君:最近我兒子在練習背誦英文單字,有一天我發現他自動自發地在書桌前背單字,我立刻鼓勵、讚美他”好棒、好乖……”,他好高興喔。我們何嘗不也像孩子需要被肯定。
護理師D君:讚美是一種動力啊!哈哈!
護理師W君:我期許自己對待他人時,可以用讚美來代替糾正、責罵,可以不帶情緒、可以就事論事地肯定對方的努力,然後再指出還有哪些部分有待加強,也就是”理直要氣柔”。
護理師P君:我們做好每一件事,並不是為了要邀功,也不是希望一夕成名。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對自己一次的肯定。當然,除了自我的肯定之外,他人的肯定也是很重要的。
專科護理師F君:被肯定、被讚美,是一件令人愉悅的是,因為人的內心一直是希望被滿足的,但我們常常要從”人”的身上得到肯定,其實在上帝的眼中,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是值得被肯定的,當我們認識神、回到神面前、心中有神,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當我們被滿足之後,我們才能學會就事論事地去肯定別人、讚美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