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6/18週六早上快九點時,餐廳的A大廚如常地來打卡上班,小老闆N君看到他立刻說:謝謝你昨天在休假時,把許多美食照片po在Line的群組上,讓餐廳的同仁們欣賞,分享你的快樂。如果有機會,你也可以把照片中的美食做給大家吃喔,那就更棒了!
A大廚心情愉悅地回應著N君的問話……。我在廚房裡面做著備料的工作,聽到她們的對話,心想:A大廚的兒子還蠻有心的,在老爸五十歲生日當天,帶他吃美食,表示慶祝。
吃過員工餐後,我好奇地問,究竟是何種美食,讓N君如此稱讚呢?A大廚很高興地拿出平版電腦,一邊秀出照片一邊說:那家餐廳生意很好,我們進去時,只剩一張桌子,還好我兒子事先已經訂了位。它的烹調方式很特別,所有的食物都放在蒸籠裡面,蒸熟後顧客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製作調味料,因為食材大多數是很新鮮的海產,所以很好吃。更特別的是,他們在蒸籠底下的鍋中放入米飯和相當高檔的海鮮,所以蒸籠內食物所流出的湯汁全部被米飯吸收,最後成了味道鮮美的海產粥,真是棒。
談完吃的,A大廚繼續指著平版中的照片說:吃完飯後,我兒子還帶我和我太太去新竹縣北埔鄉山上的一處麥芽觀光工廠兼民宿,裡面有許多有趣的建築,其中有一個紅色的電話亭,住宿的旅客在亭裡用電話叫菜,過沒多久食物就會沿著一根纜繩輸送到電話亭,很有趣。B大廚笑著接話說:那要小心輸送的時候沒有一隻鳥飛過,順便大了便……;我也接話說:如果像前幾天下大雨,那不就GG了!總之,大家都很開心。
我隨口問說:吃那一頓大餐要不少錢吧。A大廚說:四個人要價3200元,另外還加一成服務費。大家聽了齊聲說:哇,那很貴耶。A大廚說:沒關係,反正是我兒子出的。
我說:你兒子雖然已經出社會好幾年,不過這樣一餐的確不便宜,可見得他一定是很敬重你這個老爸,趁著你五十歲生日當天,要大大地表達孝心。沒想到A大廚表情平靜地說:可是我兒子沒有說是要為我過生日耶。
我好奇地立刻問:如果不是替你慶生,那他在你生日當天請你吃大餐的理由是什麼?A大廚說:他沒有講得很清楚,好像是說那家餐廳在他們科技公司很出名,大家都想去吃,可是還沒有任何一個人去吃過,所以他想要去搶第一棒,讓同事羨慕……。
聽完A大廚如此荒謬的回答,我和B大廚交換了一個很有默契的眼神,接著我說:我們大家都覺得你兒子一定是特地為你慶生才如此做。A大廚說:可是他沒這樣說呀!就在這時候,外場的同事把菜單送進來了,於是廚房裡大家各就各位,開始忙碌起來。
唉,我不知道”雞同鴨講”的成語是否適用於這樣的場景,不過我倒是常見到類似的場景,也知道原因為何。我記得很多年以前,醫院裡的基督徒同仁每週會有定期聚會,那段時期大家討論的主題是聖經雅各書 5:12所教導:【我的弟兄們,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有位專科護理師說:「有一件事讓我印象很深刻,小時候某一天早上,媽媽上市場買菜,提了大包小包回家,其中有一條還蠻貴的鮮魚。我爸爸看了,笑著跟我媽說:你買了什麼好料的要做給我吃呀?沒想到我媽說:這條魚是菜市場裡沒人要的,我把它撿回來,待會兒隨便弄給你吃!那時的我真是傻眼,媽媽為何要這樣講話?」
當時,我就跟這位護理師說:這沒什麼奇怪,特別是在華人的家庭,大家說話早已習慣拐彎抹角、迂迴婉轉、冷嘲熱諷、口是心非……,不管你用哪一句成語來形容,總之就是違背了聖經『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的教導,結果就造成人際關係的摩擦和困擾。
更常見的例子不就是作子女的逢年過節要買禮物給爸媽,怕他們嫌貴(擔心讓子女破費太多),於是就騙爸媽說東西很便宜,結果有一天爸媽在市場看到同樣的東西,問了價格,貴了好幾倍,於是爸媽指責賣家是貪商,而賣家則認為爸媽是不食人間煙火,吃米不知米價(台語發音)!
如果按照聖經的教導,文章中三種場景重新來一次,
A大廚的兒子跟他說:爸爸,今天是你五十歲生日,謝謝你過去這麼多年為我們家的付出,和媽媽一起把我們拉拔長大,今天我在社會上已經能立足。為了表達我的敬意與謝意,我老早就訂了一家特別的餐廳,要讓你過一個難忘的生日!…………
護理師的媽媽說:老公你天天在外打拼,呵護我們一家大小,很辛苦。今天在市場,看到這尾鮮魚,我特地買回來要做給你吃,幫你補一補元氣。…………
子女帶著禮物跟爸媽說:自從出了社會,因為工作繁忙又要照顧家庭,因此不常有機會回來看你們。今天適逢農曆佳節,特地帶了禮物回來探望你們,不管禮物合不合你們用,也不管禮物在你們眼中是昂貴還是便宜,都是我們作子女的一番心意,請你們笑納。…………
各位網路上的朋友,如果你是當事人,或是旁觀的人,你希望看到哪種場景呢?是前者的「雞同鴨講、拐彎抹角、迂迴婉轉……,」還是聖經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呢?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