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輸贏

分享這篇文章:

107年6月30日,Line 上面傳來一則高中同學W君的短片和貼文:在某一次大型足球比賽中,伊朗和丹麥對陣,伊朗球員誤將觀眾席上的野哨當做裁判的哨聲,以為比賽暫停,於是便用手把球拿起來往邊線扔,結果被裁判判定用手觸球、罰12碼球,此一判決引起伊朗球員群情激憤。當下,丹麥隊的教練把負責罰踢12碼球的20號球員叫到場邊面授機宜。

接下來,該球員回到場中,準備踢12碼球,沒想到他竟然故意將球慢慢地踢向距離球門三公尺之外的底線……。此一彰顯體育競技公平競賽原則的舉動,不僅讓伊朗的隊員鼓掌認同,更是讓世人尊重!

就在前幾天,2018世足賽的小組循環賽中,傳統的強隊德國爆冷輸給南韓,賽後媒體訪問德國球迷,其中一位說:「當然我感覺不那麼好,但是雙方都得到了應得的。德國隊踢得不好,韓國隊拼得很厲害、跑得很認真,他們的確應該贏,德國隊應該出局。」

相反地,媒體也有報導,在世足賽當中,某個國家的代表隊,在比賽過程中不斷地用肢體動作來傷害對方球員,踢得極為粗暴,場上犯規頻頻,犯規次數居所有球隊之冠,不僅輸了裡子,也輸了面子。

甚至於媒體還報導南美洲阿根廷前國家隊天王馬拉度納的往事,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8強阿根廷2比1擊敗英格蘭,其中第一球是馬拉度納用手將球撥進、事後還厚顏稱是「上帝之手(Hand of God)」(當年並沒有VAR裁判輔助系統);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馬拉度納主導阿根廷採取「骯髒雖可恥但有用」策略,場場用鐵桶陣加粗暴防守伺候對手,淘汰賽後更是每場都意圖將比賽拖入PK大戰(Penalty shootout,互射12碼球),只差最後決賽PK敗給西德。

 

同樣是從事足球運動,為何會有上述極大的差別呢?

我個人的想法是,各種運動項目被發明出來,其原來的「目的」都是要彰顯人類的能力(速度、力量、技巧…)和人性的美好(努力、堅持、合作、公平…),而運動的方式(輸贏的裁定),其實只是「方法」。

俗話說「魔鬼藏在細節裡」,當魔鬼藉著人們的私慾,把「方法」變成「目的」,或是把「方法」取代「目的」,接下來人們就會無所不用其極、用盡各種手段地想要贏得比賽的勝利,於是原先的目的就被踢在一旁了!

這樣的弔詭過程不是今日才有,其實聖經中早有記載,馬太福音4:1-11:【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魔鬼帶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對他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耶穌說:「撒但,退去吧!因為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上帝,單要事奉他。」於是,魔鬼離了耶穌,有天使來伺候他。】

 

為什麼撒但會想要利用” 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來試探耶穌呢???

 

這個世界都是上帝所創造的,創世記1:31記載著:【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既然如此,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也是上帝創造的一部份,照理說也應該是甚好才對,那為什麼追求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卻又變成是在拜魔鬼呢?這好像是有人弄了一桌滿漢全席擺在你面前,卻又規定你不可以吃!那不是很痛苦嗎?天父上帝的心意真的是如此地不通人情、故意要折磨人嗎?上帝創造了伊甸園,一個快樂的園地,目的不就是希望人們能在裡面平安、快樂地生活嗎?怎麼祂又會故意找人麻煩呢?」

感謝天父,祂給了我一個靈感,我明白了,原來是把方法當成目的了!

這怎麼說呢?上帝創造這個世界,將諸多智慧、知識蘊藏在其中,不管是藝術、美學、科學、人文、醫學、音樂、烹飪、天文、戲劇、運動……,還是各種地底下的石油、礦物、化石……,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上帝的計畫是讓人們在發掘這些智慧、弄懂這些知識的過程中,去體會、認識、接受上帝的偉大、慈愛、公義、全能與無限,最後將榮耀與讚美歸給祂!難怪聖經在以賽亞書11:9會寫道:【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在詩篇19:1也說:【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

換句話說,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只是一種方法或過程,而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認識創造的神(天父上帝)!很可惜的是,魔鬼混淆視聽,鼓勵人們把方法當成目的,也就是把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當成崇拜的目標、目的,如此一來就把天父上帝(一切的根基)給踢到一邊,於是這個世界就亂掉了。

 

舉例來說,「讀書(受教育)」是一種方法,它可以幫助人們進入各樣知識的殿堂,不僅可以自己享受從懵懂無知到明辨是非、開啟心竅的成就與樂趣,還可以跟別人分享……。

可是當一個人把「讀書」當成目的時,就會斤斤計較分數、名次,就變成了升學主義或是文憑主義;如果某甲已經把讀書當成目的,為的是要拿第一名,那麼當某乙來跟他借上課的筆記時,他大概就不會借給他,或是心不甘、情不願地借,因為他知道某乙可能會因為看了他的筆記,功力大增,結果把第一名給搶走了……。

當一個人把讀書(受教育)從方法變成目的之後,讀書的過程就會變得很痛苦、患得患失、爾虞我詐……,難怪我們的社會新聞會出現『X中資優生跳樓自殺』,因為他原先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有一次考了第二名,他就受不了了,於是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留下無限懊悔的父母(其實合理的推論是他的父母大概也跟他一樣,把讀書當成目的了)。

如果這位資優生能夠知道讀書只是一種方法,目的是進入上帝無垠的知識殿堂,那麼名次就不是那麼重要了,不管是考第幾名,讀書的過程都可以是充滿樂趣的!

………………

在我們社會上,上述魔鬼慣用的技倆,經常成功、屢屢得逞(包括各種體育競賽),常常讓我看得很氣餒,不過我相信還是有人能夠不掉入此一陷阱的,正如上述同學傳來的影片內容!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