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1月13日,我在臉書上看到一位護理師網友PO文「想問臉書們大大:值班交接班時,到底要如何交班是好?
- 交重點床(就是夜間有問題的病人)
- 從第一床交到最後一床, 從病人的入院史到藥物治療到檢查都要交班
- 還是大大們有其他的建議?
Please 誰可以告訴我該如何做??
………………
護理人員該如何交班?這雖然是個重要議題,不過我知道應該很少有「醫師」會特別注意,因為在傳統的白色巨塔裡,「醫療」跟「護理」雖然名義上叫做 team work,不過兩者間有著明顯的界線(i.e. 井水不犯河水,醫療科跟護理科各自有「主任」),因此在我多年的醫療生涯中,從未看過其他主治醫師(更不要說是主任級醫師)關注到「護理人員如何交班?」
至於我個人為何會關注到「護理人員如何交班?」,原因是我在帶領7C團隊的過程中,實質上(而非名義上)把「醫療」跟「護理」當作team work,其中最起始的理由是民國85年,我來到當時的省立醫院擔任主治醫師,負責癌症病患的照顧之後,我逐漸發現一件事,那就是護理人員的功能和能力,跟我以往的認知大不相同。
我發現除了常規的發藥、打針、換藥……之外,她們還能跟病人和家屬建立起特殊的信任關係,許多重要的訊息(甚至有點八卦)我必須從護理人員的口中或護理記錄中才能得知,於是我才能進一步地對病家進行靈性照護。後來我更發現,對於癌症病患和家屬的靈性照護,許多時候是由護理人員就能夠完成的…
因為上述體驗,所以我把「醫療」跟「護理」結合成一個team,於是很自然地,我不僅在每天早上查房前, 一定要先仔細看過每位病患前一天的護理記錄(甚至眉批、改錯字),我還會關心「護理人員如何交班?」。為此,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標題是「貪快闖紅燈」,內容是:
102年12月9日星期一早上查房時,7C的護理長L君和專科護理師F君跟我一起看病人。在病房的走廊上我跟她們說:「前兩天早上七點多,我特別注意到護理師的交班,竟然是在『走廊上』進行,讓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交班不是在『bed-side』進行呢?
我向一位相當資深的護理師詢問為何如此,她說本來就是這樣。我問她為何原來就是這樣,她用防禦性的口吻對我說:「因為要顧及病患的隱私呀,所以我們在走廊上進行,才不會被隔壁床聽到。」
我楞了一下,腦筋也很快地轉了一下,我回說:「如果是要顧及病患隱私,那麼主治醫師在查A床的病人時,是不是必須把B床的病人推到走廊上呢?然後在查B床時,也必須如法炮製呢?如果病患隱私是最重要的,那麼醫院裡面應該全部都要設單人床呀?怎麼可以設成兩人床或三人床呢?」
這位護理師答不出來,於是接著辯解說:「因為為了要避免打擾病人的睡眠呀,大夜班跟白班的交班,通常是在早上七點多,病人都在睡覺,為了避免打斷他們的睡眠,我們當然是在走廊上進行呀!」
我又楞了一下,腦筋又很快地轉了一下,我回說:「如果是這樣的原因,那麼妳們在下午三、四點,白班交給小夜班時,怎麼也是在走廊進行呢?難不成妳們的病人,每次在交班時,都是在睡覺的!」
我看她漲紅了臉,無法接話,所以就中斷了話題,我心想:「再討論下去,恐怕要撕破臉了!」」
接著,我想到在剛過去的12/3星期二早上的安寧個案討論會時,我發現當天負責提報個案的護理師,對於病人和家屬的認識,相當的淺薄,只知道癌症的病況,對於病人心理、靈性的問題,以及病患和家人的互動,都不清楚。於是另一位前幾天照顧過該位病人的護理師出來打圓場並且做補充,說了許多病人心理、靈性的問題。
她大概以為我會罷手,不再追問下去,沒想到我更好奇地問:「為什麼你剛剛所陳述、很寶貴的資訊,她都不知道呢?為什麼針對這個病人,我在查房時提出了許多可以努力的方向,護理師卻都沒有去執行呢?」
剎那間,會議室裡的空氣降到了冰點,大家面面相覷、尷尬的不得了。
我接著說:「最近病房裡的病人大幅減少,出現許多空床,使我必須思考為何如此?根據我來新竹醫院十八年的經驗,通常都是我個人或是我們團隊出了問題,例如我對病人或家屬的態度高傲、缺乏憐憫,或是團隊的人力出了問題,或是有許多成員感冒、生病或是家裡有狀況……,上帝才會將癌症病人支開,好讓我們沒那麼忙碌,可以有時間進行反省或是充分休息。
在剛剛的安寧個案討論中,我發現我們的團隊出了問題,也就是”醫護之間的溝通出了狀況”。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