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6月某一天在吃員工餐時,小老闆N君表示她的公公最近跟她抱怨說雙腳越來越無力,想要去看神經內科醫師。我問N君如何答覆,她回說:「我跟公公說:我們可以帶你去看醫生。不過,如果醫生叫你要每天做復健,你一定要照著去做喔!」
原來N君的公公年事已高,前幾年發生了幾次中風,因此走路變得不靈活,生活上需要外籍看護照料。聽完N君的一番話,剛開始我覺得那就是很平常的對話,不過我突然聯想到前幾天,有一個類似的場景,那是關於A大廚的小兒子。
前一陣子小兒子覺得目前在某科技大學就讀的OO系二年級,自己沒什麼興趣、成績也不理想,因此想要轉系並加入某公司的產學合作計劃,不過條件是要重新讀二年級,等於是要比其他同學多一年才能拿到文憑……。當小兒子跟A大廚提起這件事的時候,A大廚心裡當然不是很高興,因為必須多花學費,也必須多花一年,才能畢業出社會,於是他打算跟小兒子說:「我可以同意你轉系的想法。不過,這一次你一定要想清楚,不可以再後悔……。」
當天聽到這裡,我回應A大廚說:「你在二十歲之前,換了四、五個工作,最後才選定廚師做為長期的職業。所以如果要將心比心,你似乎不可以強硬地要求,你小兒子這一次就必須(一定要)找到最有興趣的科系,接下來就投入該科系相關的產業,做為長期的職業!」
A大廚不解地問:「如果不能那樣說,那我總不能跟小兒子說:「你愛怎樣就怎樣,覺得沒興趣就轉系、多花學費沒關係、多讀幾年也沒關係吧」!」
我笑著回說:「當然不是這樣說,你可以依照聖經在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 的法則(是愛他就說是愛他)、(期待他早日找到自己的興趣,就直接說出期待他早日找到自己的興趣);
你先問自己幾個問題,首先是你為什麼會同意他的想法呢?答案應該是你很愛他,才會願意讓他多花錢、多花時間……;其次是,在上述的過程當中,你對小兒子的期待是什麼,據我推測應該是你希望他能早一點找到自己的興趣,接下來投注努力,最後能在社會上立足,甚至是出人頭地,不是嗎?如果上面兩個問題的答案,確實符合你的心意,那麼接下來就好辦了,你就照著說:「爸爸之所以會……,是因為爸爸很愛你;我期待你能重視這一次的機會,努力地找到自己的興趣……。」
聽完我的說明,A大廚表示可以同意我的說法,不過他緊接著問:「萬一我兒子轉系重讀二年級,沒多久又說“興趣不合“,又有其他想法,那我又該如何面對呢?」我說:「如果真是那樣,你還是可以先問自己:「我還愛他嗎?」
這時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依照聖經“愛的真諦”的教導,先忍耐他……。當然,前提是你還愛他。如果你不再愛他,那麼做法就有許多選擇,例如臭罵一頓、冷言冷語、斷絕金援、把他趕出家門……。」
聽完我的說明,A大廚表示也只能這麼做,似乎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當我把上述A大廚的故事很快地想了一遍,我對N君說:「妳剛剛那一番對公公的回覆,表面上看起來很平常,就像是一般人都會說的,不過如果仔細分析起來,裡面其實帶著某些條件,就像是A大廚原先想要跟小兒子說的一番話。換句話說,那樣的說法會讓聽話的人感受到「某種威脅」!」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