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12月27日早上在餐廳裡,我的工作是製作「金沙豆腐」的副食材,也就是鹹蛋黃末。兩年多以前我剛來餐廳擔任高年級實習生時,師傅們教我的做法是先將60顆鹹蛋黃平鋪在一個不鏽鋼橢圓形盤子上、灑上米酒、置入蒸籠中、用大火蒸50-60分鐘、用筷子的尖端刺入一顆顆鹹蛋黃中心查看是否已經鬆軟、如果還硬硬的就再蒸10分鐘、
取下不鏽鋼盤、將盤內的水份倒乾、放在陰涼處冷卻、下班前放入冰箱的冷凍櫃、隔天早上取出解凍、將熟蛋黃放入一個大型的塑膠盆中、用菜刀將它切剁成細末、取適當份量放入塑膠袋、置入冷凍櫃後即完成;
如果有人點「金沙豆腐」,爐子師傅只要把切成立方型的雞蛋豆腐用高溫油炸成金黃色撈起,這時候將適量「金沙」倒入熱鍋中,快速攪拌使其融化起泡,再加入炸過的豆腐,翻兩下讓金沙包覆在豆腐表面,就可以盛盤出菜了!
剛開始幾次,我完全遵照師傅的教導去製作金沙,不過隨著經驗的增加,我開始逐一檢視每一個步驟,我首先發現,灑不灑米酒對成品的風味沒有影響,它還容易讓蒸好的鹹蛋黃變得濕濕黏黏的,而不是期待中的鬆鬆散散,於是我便將該步驟取消。
其次是,我發現用筷子去檢視是否熟透的動作,其實也可以省略,因為就算有幾顆蛋黃的核心還硬硬的,在隨後的切剁過程中,一樣可以做成粉末狀。
再來是冷凍的過程,如果是夏天還容易解凍,如果是冬天,還得要花一個小時以上,才能解凍變軟,接下來才能進行切剁……,於是我這次在製作時,前一天便將冷凍的步驟改成冷藏,隔天拿出來很快就解凍了,成品也很OK。
經過上面這些事,我思考的是,為何那些前輩所傳下來的步驟,經過我的檢證,會變得沒有必要,甚至是浪費時間呢?
經過一番思考,我的推論是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每個步驟應該都有它的意義,不過隨著廚房裡人、事、物的變遷,它的意義早已經消失了!舉例來說,可能當年的鹹蛋黃腥味比較重,所以需要灑上米酒去腥,不過現在的鹹蛋黃已經沒有什麼腥味,所以該動作就顯得多餘了;
當時強調要用筷子去檢視蛋黃的核心是否熟透,可能是負責「蒸」的人跟負責「剁」的廚師不是同一人,後者常常藉機數落前者沒有把蛋黃蒸透,於是就多出來一個檢視的動作,不過現在「蒸」和「剁」都是我負責,所以該動作就顯得多餘了;至於蒸好的鹹蛋黃必須放入冷凍櫃一事,很可能是靠近廚房的冰箱裡,通常只有冷凍櫃有空間,而負責的廚師懶得爬上二樓去到有冷藏空間的冰箱處,因此就流傳下來「蒸好的鹹蛋黃必須放入冷凍櫃」!
經過上面的事,我不禁想到聖經在羅馬書12:2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原來天父上帝期待每個人都能【心意更新】,而不是墨守成規或是照單全收!
我還聯想到華人社會裡的許多風土民情或習俗,如果我們用現在的邏輯去檢證,也會發現許多不合時宜的問題以及彼此矛盾的動作。我想起半年前的一則報導,標題是「好會寫!她引舅舅婚禮儀式繁複卻婚變 成會考作文範本」,以下是摘要:
2017-06-09〔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一碗湯圓下肚,代表著什麼?宴席上的韭菜,象徵著什麼?那些耀眼的紅色喜字,又閃著什麼樣的情緒?」。
台中市東山高中國中部學生俞心喨國中會考作文用觀察舅舅婚禮的繁複儀式起頭,寫到舅舅婚變的轉折,「迎娶長長的隊伍成為長長的嘲諷」,引出完美熱鬧的儀式不等於婚姻保證的觀察,深刻又成熟的心得,獲作文6級分肯定,甚至被選為全國範本。
今年會考寫作測驗題目是「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俞心喨說,乍看題目時不知從何下手,花了約6、7分鐘思考,本想寫過年及端午節習俗……,反覆思索下,想到舅舅兩年前的婚禮,決定從婚禮習俗下手。
她的文章花了不少篇幅描寫婚禮的繁複過程與習俗,包括新娘要踩碎瓦片、跨火盆,迎娶車隊一路燃放鞭炮,家中到處貼滿大紅喜字,「每一張喜都是一份對他們的祝福」等,在作文基本的起承轉合架構下,文章中段劇情急轉直下,跳到「這段婚姻只維持了2年」。
更環扣前段描述的婚禮習俗,丟出連串「一碗湯圓下肚,代表著什麼?宴席上的韭菜,象徵著什麼?那些耀眼的紅色喜字,又閃著什麼樣的情緒?」等疑問。
文章最後再帶出曾在婚禮習俗下看見兩人的愛情,但「霹哩啦啦駛過的迎娶隊伍,留下了長長一條嘲諷」,更點出文章重心「再嚴謹的禮俗,兩個人不懂相處,終究走不到永遠」的結論……
我的重點並不是俞生的作文得了幾分、有沒有被當成範本、把舅舅的離婚講出來是否對親人不敬……,而是她能夠去思考,傳統婚禮中那些繁複的習俗,究竟在現在的時空下,還有沒有意義、需不需要費盡心力地照著去做???
親愛的網友們,你習慣「墨守成規、照單全收」免得有風險、可能出錯、招致別人的批評……,還是你喜歡凡事【心意更新而變化】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何要那樣做?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