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想到,許多慈善機構常常會邀請知名的藝人、拍攝感人的短片,希望社會大眾發揮愛心,拿出金錢或捐出物資,來幫助某些貧窮國家。我原先以為這樣的行善方式是正確的,直到我看到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吳宗昇的一篇文章,才讓我深思,以下是摘要:某種情況下,我們發自內心善意(good heart),想要幫助「窮人」脫離困境,但這種施捨的出發點,最後卻往往製造出一個依賴系統,以及靠著這套體系生存的貧窮產業。
對許多非洲當地人民而言,這些慈善捐助或貸款,並沒有帶動經濟產業的改變,反而把緊急災難救助變成永恆的體制,間接形成國際援助產業。如此一來,極權的統治者與慈善產業雙方都可以相安無事。一位非洲的創業家就說:「我從未聽過任何(非洲)國家因為援助而獲得發展,如果你有聽過,請告訴我」。另一位在NGO長期工作的英國精神醫生則說:「最開始是同情心,人們因為貧窮而受苦,直覺反應就是給予。但很不幸的,大量給予會扭曲原意。」這種不假思索的給予與援助,最後形成龐大的貧窮產業,在此系統中受益最多的,其實是得到援助的執政者、以及原來援助國的企業與慈善團體。
有兩個值得深思的案例。
第一個是在盧安達大屠殺之後,遠在美國的亞特蘭大教會,送了大量的雞蛋到吉佳利免費發放,希望居民們可以得到營養。在當時,的確有許多人得到幫助,但對當地的雞蛋生產者喬諾卻是個大災難。幾年前他開始投資設備生產雞蛋,但在這一年的夏天,大量免費雞蛋湧入,喬諾的雞蛋根本無法賣出去,最後他必須賣掉所有的母雞和設備,倒閉收場。隔年教會退出,轉而關注其他地區,但當地已經沒有人生產雞蛋,居民必須到鄰近地區用更高的價格買。原本希望大家能吃到雞蛋的慈善行為,最後,演變成大家沒有雞蛋吃的窘境。
第二個例子是二手衣。在非洲許多國家都收到大量的二手衣的捐贈,但過量的二手衣物反而破壞肯亞當地的紡織、棉花產業,造成大量的關廠和工人資遣,一旦捐贈停止,當地就會陷入服飾無法適當供應的情況。同樣的善行,也發生在二手鞋,就跟雞蛋的效應一樣,這些善心而且巨大的舉動,試圖回應社會需求,幫助窮人和有需要的人,但結果是造成長期性的破壞。
這兩個例子都說明了「傷人的慈善(charity that hurts)」如何發生,收集物資並不難,複雜的是分配問題。這種情況非常類似社會效益評估中的「替代效應」(displacement),指的是我們認為做了某件好事,但往往是犧牲整體結構中其他利益而得來。其次是,為了滿足立即性的慈善效果,捐贈者往往選擇最快、最簡單的捐贈方式,但長期效果卻是負面的。
給予、捐贈的慈善行為並沒有不對,但大量且不經思索的傾倒資源,最後往往產生更長期的傷害,破壞當地的產業發展生機。相信沒有人願意看到這種情況,但事實是,這些事情不斷地在全球各地上演著。
…………
上述的內容令我很震撼,不禁讓我聯想到一句西方諺語:「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通往地獄的道路是由善意所舖成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