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6月9日晚間,我按往例參加一處家庭教會的聚會。常規與會的有在法律系任教的W君夫婦、目前開設生命禮儀公司的C君夫婦,以及我。當天有一位新成員加入,是C君今年就讀高一的大兒子U君。在十多年來的家庭教會中,我看著U君從國小、國中、到高中。
兩週前,U君讀了一本書,是有關於「領導力」的養成……,他覺得書裡面有許多要點,正好打中他內心的疑惑,於是他想要跟我分享、聽聽我的建議。在跟U君談話的過程中,我按照雅各書 1:19的教導:【你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我看懂U君想要「成熟長大」、「有所突破」……,於是我邀請他參加週日晚間的「大人」聚會。
聚會一開始,我看到U君已經就定位,不過手上把玩著手機,於是我吩咐他把手機收起來,另外去拿紙跟筆,我要求他「做筆記」,把待會兒大人們談話的內容,不管是贊同的、有疑問的、不同意的……,都記下來,我會安排時間讓他發言、問問題。
W君先發言,他表示自己的弟弟因病過世後,弟媳忙著工作無暇照顧三個小孩,因此三個孩子就交由W君的姊姊照顧。三個孩子中的老二,原先似乎有過動症,後來W君出錢讓他去學跆拳道,結果整個人進步很多,上課也比較專心;
老么是女生,很愛哭,兩個哥哥只要一管教她,她立刻就哭……;
有個孩子很誇張,洗澡竟然可以洗兩個小時……
W君還提到,他在學校裡會把辦理研討會的權限下放給學生,好讓學生學習凡事做準備、提前到會場……,養成良好的習慣。
接下來,我讓U君發言,測試他是否專心、是否能整合他人談話當中所釋放出的各種資訊……,他看著手上的筆記內容然後表示,關於管教下面的弟、妹,他算是有經驗,因為他下面真的就有一弟一妹。他表示,管教弟妹,一來是應該要詳細說明為何要這樣、為何不要那樣……,弟妹才容易接受;相反地,如果只是出一張嘴、直接要求她們做什麼,通常會引起反彈。
另外,以身作則很重要,如果要求弟妹不要看太多電視,而自己沒有先做到,那麼也會引起反彈。
聽過U君的發言,我對他拍拍手,並告訴U君,他的體會正如聖經在馬太福音7:12:提到的【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U君繼續表示,原來「辦活動提前到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難怪他父親C君要求每一次舉辦喪禮,負責的禮儀人員都必須至少提前「一個小時」到場,一來是讓案主放心,二來是可以應付突發狀況。
經過上述發言,與會的大人們都覺得U君言之有物,於是他父親C君接著表示,前一天U君跟著公司員工去追思會場幫忙,結果車子在途中拋錨,停在路旁「顧路」!當時的駕駛是L君,他顯得很慌張,不知道該找拖吊還是向其他同事求援……,C君後來得知此事,於是打電話給L君,詢問他用鑰匙啟動時,車子究竟是發出什麼聲音?
當L君描述過後,C君立即診斷出是「電瓶」故障,於是他就在手機裡指示L君,車子裡某個椅子的下方有一個充飽的備用電瓶及傳輸線、打開引擎蓋、找到電瓶位置、先接上負極、再接上正極……,於是車子順利發動、危機就解除了。
因為當時U君就在現場,印象非常深刻,所以身為父親的C君教導U君,雖然他自己學歷不高,不過在社會上是非常認真的,當年開的車子都是老舊的、問題特別多……,於是每一次到修車廠,老闆都會請他去休息室吹冷氣,不過他都是待在維修技師旁邊,一面觀察、一面問問題,所以就學會了許多有關汽車維修的知識。這就是俗話說的「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工」。
聽到這裡,U君看著筆記、很興奮地說:「我看懂了,市面上書本的作者,通常是告訴讀者『因為他做了A決定,所以得到C成果』,不過他卻沒有詳細告訴大家他付出了多少B,於是讀者如果沒有做分辨,想要從A直接到C,那根本不可能,因為缺少了最重要的努力,那就是B呀!」
聽到這裡,與會的「大人們」都對U君刮目相看,於是我再度對他拍拍手並表示這就叫做付代價。我表示,多數人只會看到別人在社會上成為somebody的風光,卻很少注意到別人曾經在檯面下付出的代價。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剛剛大家提到的「提前到場」,如果U君是一位會賴床、早上起不來的人,又如何能「提前一個小時」到達會場呢?
聚會最後,我勉勵U君,一個年輕人,不管是要讀書還是做其他事,都必須認真、堅持、付代價,未來才能在社會上立足,而「付代價」的同義詞就是「管理好自己去做該做的事」,正如聖經哥林多前書9:27使徒保羅所說的:【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以及箴言4:23:【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這裡的【心】就是指每個人的自由意志,換句話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學會運用自由意志所形成的「堅持」,來約束自己肉體上的慾望、要求自己去做該做的事……,那麼他未來絕對無法在社會立足,也注定一輩子隨波逐流。